第141章 三国联军(1 / 2)

覆殷商 丘清鲤 4648 字 2021-09-16

祝肱和祝髦在聂伤面前哭了一通,逐渐平静下来后,都陷入了绝望。

铸国完了,彻底完了!

就算斗耆国愿意为他们报仇,再运气好到击败鄣国,夺回铸国,也不可能再有铸国了。

国民死的死,逃的逃,被掠被掠,哪怕再聚起来也是徒劳,因为作为国家核心和统治阶级的铸国贵族全部死光了!

贵族是树根、树干,平民和奴隶是树枝、树叶,根和干没了,枝叶如何依存?就靠他们两个人,是不可能撑起一个国家的。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复仇!

两个铸国遗民拜伏在聂伤脚下,求聂伤出兵攻打鄣国,为己国报仇。

聂伤大骂鄣国,答应等自己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了,就立刻发兵东向,定要灭了鄣国!

祝肱二人听出来他是在推脱,却又无话可说。

斗耆国又不欠铸国的情,凭什么一次两次的为你流血卖命?相反,是你铸国欠斗耆国的情。

人家已经救了你一次好不!

围宿救铸这个策略根本就没错,宿国的确被调走了,鄣国一家也攻不下铸国,斗耆国已经完成了救援铸国的承诺。

怪就怪你铸国人太蠢,鄣军太狡猾。铸国灭亡,一点也怪不到人家斗耆国头上!

斗耆国国主肯表态愿意为铸国报仇,已经很够意思了,你哪有脸再催人家出兵?

两个人都沮丧的叹气,垂首不语。

聂伤表示愿意收留他们和铸国难民,如果二人想留在斗耆国的话,可以得到封地,做一地领主。

祝肱二人已经是丧家之犬了,离开就斗耆国的保护,不是死掉就是被他国抓去做奴隶,有地方待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拒绝?忙谢过聂伤,发誓效忠。

聂伤早就看祝肱的悠闲不爽了,当即命他去做仲柏的助手,协助办理迁移之事,相信仲柏会把他使唤到累吐血。

祝髦年纪大了,这段时间奔波的又辛苦,便没有委任事务,让他歇着去了。

谁想祝髦不想闲着,又请求聂伤让他去收拢铸国逃亡的难民。

聂伤巴不得国中再多些人口呢,可是又不想让铸国人再形成一股势力。于是答应了祝髦,让他先到马山关找守将羊甲,配合斗耆国军队去招揽逃难的铸国人。

同时,聂伤又给女秧带了信回去,命女秧把接收到的所有铸国人都按户打散了,再分散到自己领地中。既不许他们聚居,也不许各家族吞并这些人口。

祝肱、祝髦的领地也会封的远远的,不许他们继续统治铸人,聂伤会另分一些奴隶给他们,让铸人无法再抱团。

铸人比宿人好融合多了,聂伤对逃难而来的铸人很期待。

鄣军突袭时,兵力较少,所以在扫荡铸国各地时只是将野外的铸人击溃,并没有抓到多少人,大多数铸人都逃了。

铸人都知道斗耆国是他们的盟友,还有一位活着的世子和国老在斗耆国,距离也最近,逃亡之人的首选必然是斗耆国。这样的话,还能再增加数千人口。

聂伤越想越美,又给羊甲下令,在不刺激鄣国的前提下,尽量往东南搜寻,争取把这个方向的铸国人都接应过来。

同时又往鄣国派出使者,提出愿割白石山以西三十里的宿国之土给鄣国,以求两国结盟,共御外敌。

白石山以前是宿鄣两国的分界线,西为宿,东为鄣。距离宿城很远,却离鄣国人口聚居区很近。

斗耆国防卫力量有限,根本防不到那么远,此处早晚要被鄣国吃掉,还不如送给鄣国做人情。

割掉最东边的三十里地后,宿地的防线正好退到浊河边,两国以浊河为界,便于斗耆国收缩兵力,重点防御。

两国距离很近,使者第三日中午便返回了,带来了鄣国国主的回信。

这位叫作章堰的国主也很痛快,直接回道:“愿意结盟。白石山以西三十里地笑纳了,作为回礼,斗耆国也可以在铸国边境上招揽铸国亡人,许期半月。”

聂伤听了回信,不禁失笑:“这章堰的回礼,可谓借花献佛。”

铸人深恨鄣国,亡人肯定不会再回铸地为鄣国效力,鄣人无力追捕躲在山中的铸人,干脆顺水推舟送给斗耆国做人情。

自己割出去的地是必失的,对方送来的情也是得不到的。同为无耻狡诈之人,聂伤不禁对这位未曾谋面的章堰国主惺惺相惜。

……

忙碌了七八天,宿国俘虏总算都送过了大汶河,现在宿地只有五百青壮男女随军。

一千九百斗耆国大军,包括四百野人兵,只有三百辎兵和两百伤兵返回了国内,其他人依旧驻扎在宿国,等待国主的命令。

聂伤还在去留之事上犹豫,国中重臣的意见也已经问过了。

那帮老家伙一个个滑头的紧,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又敏感,谁也不想担责,都说了些恭维话,然后道:“国主英明神武,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正确抉择,我们这些老眼昏花的老朽就不干扰你做决定了。”

聂伤气的大骂:“这几只老狐狸,争权夺利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谦让?需要承担责任时,全特么的成了好好先生!”

国臣们全是不靠谱的废物,好在属臣们都是为他着想的,纷纷进言。家宰郧丁和留守的官员们仔细商议过后,建议聂伤不要太急着做决定,等些时日再看。

因为这事主要是看周围方国的反应。斗耆国吞灭宿国之事得过几天才能传到其他方国,这些方国要做出回应的话,又得等上一段时间。估算下来,得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得到反馈。

所以,国主不能急,先牢牢占住宿地,待看清其他方国的动向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聂伤得到郧丁的回信,心中大慰,果然还是自己的属臣靠得住,既忠心又能干。

这条建议让他有拨云见日之感,一下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于是,他便安心住了下来,不断加固城防,分派兵力驻守各地,巡逻边境,派斥候远探东南各地。又安抚急着等待分地的士卒,待宿地安定了,自然会赐给他们封地。

……

又过了七日,忽得南方的探子急报,有三支大军正在北上。

其中两路正是处于先前还处于交战状态的成国和曲国。

这一对冤家,一听到宿国被斗耆国吞了,都吃了一惊,他们能容忍北方三卫互相吞并,却绝对不能放任斗耆国人到平原上来。

斗耆国是远近闻名的凶猛山蛮子,这样一个势力呆在自己身边,大家都睡不好觉。

于是,两国立刻休兵,又一起北上,去驱赶出山的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