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和霜姐姐谈海贸【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2 / 2)

海船当然不一样,它最大的考量只有一个,那便是安全。

能经受狂风暴雨的海船,才是最好的海船。

保不住船体,其余的一切都是虚幻。

如今大康朝最好的海船在福建、广东两省,杜立峰的侍卫回国去取红薯,坐的就是广东的海船。

“前朝海船最高四丈五尺,长约二十余丈,可以容纳六七百人,携带数十万斤货物。”巫夜霜道,“但我朝却更进一步,如今最大的海船,最高五丈七尺,长二十五丈,宽五丈二尺,六桅八帆,无论是在近海还是在南洋诸岛,都是纵横无敌的。”

柳铭淇换算了一下单位,这最大的海船也有一千六七百吨左右了,比三宝太监的最大海船都大。

“最大的海船,是我们水师掌握着的吗?”少年又问道。

“自然不是。”巫夜霜摇摇头,“最大海船耗费巨大,我们的水师又不出去做生意,用不着这么大的船,所以都是民间所有。

不过水师也不用担心,他们再怎么的实力强大,也不可能不回家,所以还是得乖乖的缴纳税赋。”

这倒也是。

在如今没有强大外敌的情况下,没有大批殖民地的情况下,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海军是不现实的,完全没有必要。

而那群做海商买卖的商人们,在国内的日子过得那么舒坦,怎么可能就因为不想缴税,直接去了海外安家呢?

要知道,现在的海外可不比前世的二十一世纪。

现在的南洋岛屿和国家,到处都是蛮荒一片,各种蚊虫、海风、疟疾等多不胜数,根本不大适合人们居住。

特别他们又是有钱人,有钱人不找个舒服宜居的地方,跑到那儿去受罪干什么?

前世下南洋的国人们,全都是过不下去才不得已跑去的,现在大康朝日子还能过得下去,极少有国人跑去那边定居生活。

于是,只要把控住他们回家的港口,就如同捏住了他们的七寸,收税也就容易了。

况且越是大型的海商,他们的船只就越是不能随意找地方停靠,搁浅了触礁了那可不是玩儿的,所有货物和人直接喂了海龙王,岂不是损失更多?

都是长期做生意的人,这点分寸他们还是有的。

“既然霜姐你说得这么好,但为什么我们的海贸商税却不高呢?”柳铭淇沉吟道:“我记得北方和南方的海贸商税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三百万两?”

“因为他们这些海外蛮夷很穷啊。”巫夜霜淡淡的说,“北方的还好一点,有马、有人参、有海货等等。南洋有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些香料和笨重无比的木材,值不了多少钱。”

呵呵。

不值钱?

柳铭淇乐了,南洋的那些国家,可一个个都是宝盆啊。

优质的各种矿产不计其数,金银矿都有不少。

另外他们那里最适合种植粮食啊。

通过海运把粮食给运到大康来,那么广东、广西和福建这三个多山的省份,不就不缺粮食了吗?

这么多年的海贸了,难道大家都没有想到做这些生意?

不不不!

柳铭淇旋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定有。

只不过没有在官方的账目上出现,或者是他们用各种手段隐瞒起来了。

偷税漏税又不是现代才有,古今中外多了去了。

巫夜霜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柳铭淇,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些事情,用不着太过深究。我们大康的重心在江南、在京畿地区、在两湖。最重要的通道是大运河,防御的重点在西北,在东北。

东南的这些地区,能自给自足,而且还能缴纳税赋,不给朝廷拖后腿,这就已经挺好了,水至清则无鱼,你这么聪明会不懂?”

咦?

柳铭淇愣然的看向了她。

原来没有几个人是笨蛋啊!

原来大家都懂其中的道理,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朝廷也是一种默许。

毕竟东南多山地少耕地,民众们生活起来不容易,如果逼得太紧,让东南也是乱起来,帝国能得到什么好处?

现在多好?

每年有差不多一千三百万两的海贸商税,可以养活几个省份的人,也可以给中枢结余一些送去。

只要不是遇到特大的灾害,他们通常都能自给自足,不麻烦朝廷从江南、两湖不断送粮过来。

恐怕这样的想法,就是朝廷大佬们的用意吧。

但柳铭淇还是觉得可惜了。

南洋就是一个大宝藏。

里面有着无数的资源和宝藏可以供我们开发利用。

现在的那些海商肯定做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贸易,要是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来,说不定要不了一二十年,这里就会成为整个帝国的膏肥之地,反过来可以供应整个帝国!

别说是一亿五千万的人口,就是三五亿、七八亿人口,都完全不会有压力!

等一等吧!

柳铭淇下定了决定。

等到红薯推广开来,等到大家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了,他就去忽悠景和帝,大开海贸的方便之门。

整个南洋成为了中原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了,那么中原的防御就会坚若磐石,不用担心来自草原的威胁,从而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文明进程。

只要海贸发展好了,说不定这辈子自己还能去欧罗巴一趟,娶几个金发碧眼的大洋马回来呢?

嗯,最好要是巅峰期的小甜甜,或者是阿汤哥前妻,或者是第一超模……

想着想着,柳铭淇傻傻的笑了起来。

巫夜霜瞧了瞧这个忽然有些智障的少年,摇头不语。

这个样子,可一点儿都不像是圣人之资呀!

……

注:查资料发现,隋炀帝下江都的时候,“巨大龙舟高度达四丈五尺,长度达二十余丈,可容纳六七百人。”

而三宝太监的大宝船,最长的却仅有十九丈而已。虽然桅杆和扬帆多了一些,但难道差不多800年过去后,居然造船技术还下降了?

或者是江船和海船的难度不同?还望有懂的兄台,能不吝解惑一番,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