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铁头大康!先稳一稳(1 / 2)

说实话,柳铭淇要去西域,虽然一半是因为自己想要见识一下这个丝绸之路的繁华和异域风情,但也有一半是有目的的。

西域的这些国家,从来都是小国家,没有一个能统一西域。

原因有多种多样。

民族的不同,各种关系的复杂交错,还有外面势力的干涉等等。

就跟老毛子一样,九十年代初肢解了一次后,西方觉得还不够,还想再肢解第二次。

为什么?

不就是国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资源太丰富了,就容易缔造出强国来吗?

没有一个势力愿意西域统一后变得更加强大的。

连大康都一样。

未来有一个东亚怪物坊,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西域附近,也是一样的。

西域的十二国,放在欧洲哪一个地方,都能保得自己的安全。

但它们天生命苦。

西边儿是波斯或者大食这种横扫三个大陆的超级强者,东北又是匈奴、西羌等等超强者,东方还有一个文武双全的统一王朝,东南一直都是回鹘和吐蕃等等。

你说说!

你看看!

这样的地狱难度,你换了谁,都是一样的跪!

所以在遇到了地下河改道之后,他们迅速的就灭亡了。

这倒也好,也是免除了之后的无尽忧虑。

……

大家都以为,柳铭淇这么激进的人,一定会愿意三五年就扫平室韦、回鹘、西羌等国度,让大康称霸整个大陆。

或者说,这不仅仅是大家以为柳铭淇想的,更是大康朝廷许多人的想法。

其实柳铭淇绝对没有这么的激进,但大康的上上下下却是更加激进!

他们憋屈了好几十年,特别是去年被这么一群国家合起来殴打,简直是一个奇耻大辱。

要是没有实力那还就不用说了,问题现在大康有了充足的实力啊!

战马有了!

精钢武器有了!

木柄手雷、地狱鸡尾酒、热气球有了!

粮食也马上就有红薯撑腰了!

人口更是不缺。

你说说,这样的情况下,有几个人忍得住?

中原王朝从来就不是那群酸儒声称的“以德服人”、“用仁爱感化人”。

我中华的先祖,从黄土高原走下来,千年下来,为子孙后代积攒下了这么广阔的领土,靠的可不是这些。

只不过我们被各处的地势给阻碍住了,才没有继续扩张。

你仔细去看一看地图,我们真的是征服了已知的、适宜人生存的地盘,才停止扩张的。

所以现在大康强大了起来,想要报仇雪恨,那是理所当然。

柳铭淇都觉得理所当然。

汉武帝曾经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事实上,汉武帝就是这么做的,曾经凶悍盖过天下的匈奴,就在他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再也没成为我们中华的威胁。

从这一点来说,汉武帝居功甚伟,后世给他一个不算好的“武”的谥号,实在是有些太小人了。

在有仇必报这方面,柳铭淇是汉武帝的粉丝,不过他也深深了解汉武帝的惨痛教训。

汉武帝绝对是始皇帝的粉丝。

嗯,不用猜测,实际上老刘家全是始皇帝的粉丝。

始皇帝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是不惜民力,做了太多的事情?

对啊!

但是这也有原因的。

始皇帝雄才伟略,深知以后的皇帝可能不会像自己这样,所以他一个人就想把所有的事情给干完了。

因此才做了那么多事情。

后人们看起来都会觉得他很赶,很急。

倘若始皇帝不要那么急,把想要做的事情分成三代来完成,那么大秦的国运再延续二百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汉朝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就是看到了始皇帝的教训,最后靠着三代的努力积累,靠着前面两位英武的皇帝咬牙含泪当孙子,不断的蓄积民力,最后才由汉武帝一举功成,雪我汉人百年之耻。

可是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得了一个“武”的谥号呢?

原因就在于他不惜民力,不但把爷爷、父亲几十年的积累全部花得一干二净不说,还大大的压榨了大汉的潜力,为了凑军费,一系列常凯申都不敢想的魔幻操作都弄出来了。

所以汉朝的最鼎盛时期是他汉武帝缔造的。

但汉朝的由盛到衰的缘由,也是他汉武帝种下的。

另一位雄主李二曾经讲过,“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柳铭淇想要避免大康走上汉武帝的老路,就一定要阻止朝廷的人这么急切的想要灭掉周边敌人。

一定要好好的休养生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顺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