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战略困境(1 / 2)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3344 字 2021-09-16

杨嗣昌、朱燮元、洪承畴等人率领数十万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进了山东,他们认为,他们雷霆一击,可以给华夏军以致命的打击,令他们军心大乱,士气受挫。

毕竟华夏军今年出了不少的事情,他们倚为中流砥柱的刘布,据说是死于刺杀,他们倚为命脉的运河也都瘫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漕邦开始叛乱,这些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所以这令一向强势的华夏军,军心受挫,在开打以后,他们就处处的处于下风,受制于人,在朝廷大军的兵锋之下,苦苦的抵挡,苦苦的挣扎。

杨嗣昌和洪承畴等人,他们都乐观的认为,他们都可以轻易的攻进山东,搜刮了这些地方的钱粮和辎重以后,然后重兵围攻济南,三路大军,数十万雄师,包围了济南府,拿下了这一座重城以后,然后沿运河大举南下,收复江淮,饮马长江,与刘贼对抗。

如果能够在济南杀死了刘远桥,则更好,这有可能让他们提前平定的敌人之乱。

但是当他们杀入了山东以后,这才发现,随着他们占领这么多的城市,他们必须不断的分兵,但是他们想要的又抢不下,而且还在这几座城市前被打的头破血流,这样子的情形,可是令他们愤怒之极,有些彷徨无助。

华夏军并不像他们想象之中的一触即溃,更不像他们想象中的软弱可欺,对方训练有训,装备精良,并且最为重要一点,他们获得了百姓的支持,而朝廷没有获得百姓的支持。

对于东路军的杨嗣昌来说,德州还有青州府,就是他们眼前的一大块肥肉,吞下去他们就肚满肠肥了,也会变得足够的强大。

对于西路军的洪承畴来说,这地方就变成了临清,拿上了这里,他们就会获得足够多的补充。

他们的对手方世藩、王文生,都是一方的豪强,以前他们只是默默无名之辈,连一个功名都考不上,靠着家族的势力在混,但是让他们独挡一面以后,居然发挥如此最巨大的作用。

以前洪承畴,他就在想,拿下临清易如反掌,他手下有的是骄兵悍将,有的是不怕死的士兵,但是到了这一刻,双方真正厮杀起来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远比他想象之中的厉害。

洪承畴他就在奇怪,王文升和方世藩这些人,在大明当官时就称得上是牛鬼蛇神,怎么到了华夏在这里,就像是水鬼升城隍,都成了精一般?

这并不是说是他们的做事方式改变,而是能力都好像更加强了,变成了一代能人,难道真是的是,大明的官场水土养出来的都是贪官污吏,而华夏贼却是培养出好官员。

想到了这点,洪承畴他是十分畏惧的,如果是真的是这般,这只能说大明就是病入膏肓,暮气难振,迟早是死路一条。

以前他们想的轻松,没有粮草了,就去敌人这里抢,没有了民夫和后勤辎重,就去敌人这里抢,因为这些都是反贼,都是叛民,不杀他们就是仁慈的了,但是到了这此时此刻,他才知道,这种做法有多么的坑爹。

敌人也都知道了他们的作派,知道官军不是为了拯救他们,而是为了掠夺他们的钱财,奴役他们的子弟,所以他们同仇敌忔,上下一心,共同抵抗官军。

官军进入山东以后,有多么的被动,他们基本上没有得到本地乡绅的支持,没有人拿着粮食前来犒军,更加没有百姓为他们通风报信,而是百姓只要听到他们的风声,就望风而逃,许多人宁愿被官军砍死,都不愿意被他们带进大营里面去。

他们进入了这里,确实是弄到了一些粮食,得到了一些军饷,但是这些带是带血的,同时也都激起了当地的民愤,当地的老百姓就称官军就是吃人肉还要把骨头都嚼碎的恶狼,宁死都不能落入官军之手。

百姓如此的抗拒,就让他们加入了华夏军的行列,抵抗官军的入侵。

是的,他们是大明朝的官军,本来就是为了收复失地,平定反贼而来,但是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他们可就是成了前来抢夺他们地盘,侵略他们的敌人。

洪承畴他就感叹,如此便是拿下了山东,要治理山东,非几十年不能奏效。”

这人心都散了,要收拢回来这就难了。

不过朝廷现在只在乎收复山东,剿灭反贼,至于百姓怎么想的,他们就没有人在乎了,在他们眼里,这些百姓就是他们的鱼肉,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想杀就杀,想想打就打,如果是以前,还有几分顾忌,但是现在山东都已经被华夏贼给占领了,这些都是敌人,都是从贼的,表明他们有权对这些人进行处置。

也就是因为官军都有这种想法,他们也都把这些百姓不当人,抓住了不是打就是辱骂,要么就是处死,最惨的就是妇女,不仅要被他们凌辱,还要为他们洗衣、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