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元也意识到,想短期内拿下襄阳不是可能了,汉江平原将是双方决战的战场。
所以朱燮元开始调兵遣将,对新的形势开始部署了。
朱燮元明白一点,华夏军的几位巨头都是能征善战的精明角色,不会犯那些低级错误,他们一定会兵分两路,一路直攻襄阳,一路直扑夷陵,所以他也开始做必要的准备。
既然襄阳久攻不下,朱燮元就开始改变策略,这策略就是像刘忠勇对付武昌府一样,变成围而不攻。
既然短期内拿不下,就采取长期围困的方式,至于长期围困,这是需要时间,特别是他们无法封锁汉水,围困更无从说起,这就意味着他们围困襄阳城,首先还是得着手解决华夏军的水师开始。
所以朱燮元就召集了众将,重新改变了策略,准备在襄阳城四周,挖下了巨大的濠沟,竖起巨大的栅栏,再筑以岗哨兵营,形成封锁线,首先把他陆地上的三面封锁起来,然后再逐步的推进。
朱燮元设定好新的计划,那就是对对方三面包围以后,就开始命令大量的民夫,让他们负土而进,逐步把这些泥土逐步的推过去,准备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徐徐而进,填平护城河,然后再攻城。
这计划说白了就是先把襄阳城围了起来再做定夺,这也可以让他抽调出大量的机动兵力,用于对付华夏军即将到来的援军。
但是形势却不如朱燮元所想,当朱燮元准备撤军,不再猛攻襄阳城的时候。
李定国却是将襄王朱翊铭一家,全部都押上了城墙,公开的宣布了他们的十大罪名,然后将襄王一家几十口,全部都砍了脑袋,脑袋就插在了城墙上的旗杆上。
襄王系传六代,历二百年岁月,换盏间被杀尽,襄王系绝嗣,就此除名。
华夏军狠辣的暴行,可是把城下的明军都惊呆了。
这可是藩王,论起来算是当今皇帝的爷爷辈,他们一系六代,已经在襄阳这里扎根,成为了本地的象征之一,结果在襄阳传了六代的襄王一家,全部被李定国斩首示众。
实乃奇耻大辱也。
一开始李定国是想利用襄王一家作为筹码,威胁对方的,但是对方对于这些威胁,不为所动,他一时半会,还真不敢杀襄王,因为这是他们抓获的皇室成员,重要的筹码,轻易的杀死,上面要追究起来,李定国也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他接到了南京方面传来的命令,监国华夏王,刘远桥下令,为报复明军在夷陵的暴行,决定诛杀德王、鲁王、襄王,把他们三王系中人全部都杀死,作为报复。
这也是华夏军一向的手段,这就是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不要留到隔夜。
李定国在接到消息以后,马上就把襄王一家押上了城墙,公开历数罪名,然后处斩。
据说血流成河,腥味久久不散,刀都砍卷了几把。
朱燮元在夷陵处决华夏军的俘虏,他就知道,双方势不两立,而且也断绝了他手下,看见风声不对,就投靠对方的想法,最好就是华夏军大肆的屠杀明军,这就令双方扩大仇恨加深,华夏军无法接受明军的俘虏了,而明军也不敢投降。
但是华夏军的高层,也算是聪明的,他们知道这是对方的奸计,所以并没有大举的屠杀俘虏进行报复,而是诛杀王族进行报复。
诛杀王族,并不能对明军的军事力量造成任何的打击,但是却可以对他的高层,造成巨大的影响。
失陷藩王,可是天大的罪名,就连皇帝都吃不消,像朱燮元他现在手绾兵符,掌管着几十万兵马,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最多只是骂几句,但是事后一定会追究,只要姓朱的当皇帝,就会追究其责任,这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影响,华夏军为报复朱燮元杀俘而尽杀三王系,也可以说,他们是朱燮元害死的,不但朱燮元难以撇清,就连朱燮元部下的将领,也都会受到株连和影响。
朱燮元突然听到襄王一家终究是被杀了,而且是公开的处斩,杀完以后,尸体悬在城门暴晒,首级插在旗杆之上,这就是针对夷陵之战的报复。
华夏军的报复,出乎他意料之外,这令朱燮元有些措手不及,对方的报复,没有针对所有的明军和大明百姓,而是针对其高层,这就令这些众将脸色变白,心情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