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形势危殆(2 / 2)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3464 字 2021-09-16

而东三府的百姓,前几天那是一直人心惶惶的,他们就怕刘远桥这一位坐地虎,答应了朝廷的要求,为他们征收钱粮,那样大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要知道刘远桥在东三府的势力达到了极点,没有人可以跟他抗衡,如果他一旦要收税的话,他们一定能收得上来,百姓即使是反抗,当地的百姓也都知道,即使是反抗,他们也都不是刘家军的对手,要跟刘家军打,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大家现在放心了,他们的这一位巡抚大人,当着万人之面,就当众拒绝了朝廷的圣旨,不会为朝廷进行摊派钱粮,这可是令所有的百姓都为之欢欣,大快人心,刘远桥不答应收税,朝廷就不能够在东三府收税,这令百姓们都为之兴高采烈。

当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们明白一旦朝廷收到了消息以后,他们一定会恼羞成怒的,无论是谁人当皇帝,自己的手下居然敢当众拒绝自己,不为自己进行收税,不听自己的命令,朝廷除了免他的职,出动大军把这里一块给剿灭,就没有别的选择。

比如说静云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方面他对朝廷失望之极,痛恨之极,他就不知道朝中的诸公是怎么想的,居然会想向东三府摊派一百万两银子,这是要刮地三尺吗?这是让东三府的百姓吃土吗?温体仁他这一位发瘟首府,真是名不虚传,除了给皇帝添乱添堵,就干不了别的好事。

而且他们也都明白一点,现在双方算是撕破脸皮了,撕破脸皮以后,是刘家造反,还是朝廷出动大军进行征讨,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令他们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忧虑之中。

静云公算是地方的代表人物,他就是朝廷与刘家之间的润滑剂,他一直就在两方进行白斡旋,希望两大势力和平共处。

他高静云能有今天的功名富贵,全靠是朝廷的恩典,所以他对此十分的感恩,但是同时东三府又是他家乡的所在,他深深的爱着这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也都爱这一片土地上的老百姓。

静云公他也算是治理过一方的大臣,对于百姓,他也有复杂难明的情绪,这自古以来,水能覆舟,也能载舟,很多时候,他们之间是对立又合作的关系,但是那一个当官的,不是像放牧一样守牧万民的?

但是对于东三府的百姓,他是充满了亲切的感觉,对于这些乡里乡亲,他一直就想为乡亲们做些什么。

静云公他也是这一片土地上公认的地方领袖人物,有一句老话叫做达者兼济天下,他达到了今天这一步,就是兼济天下之时。

他就应该为家乡的百姓做些什么,让家乡的老百姓们都过上好的日子。

所以他才会在两大势力之间进行周旋,进行奔走,希望他们和平共处,让他们之间获得共存的机会,但是他现在发现双方的矛盾日益的尖锐,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令他感到忧虑万分。

他知道现在不是朝廷进一步,就是刘家进一步,双方都是刚烈之人,是不会退让的,两大势力相撞在一起,就会撞出万丈火花,令双方都难以收场。

特别是这次的事件,他更加的认为,是两大势力走向对立,走向对抗的一个导火索。

静云公他也都深深的痛恨朝中的奸臣温体仁,他就在想,就不知道这一位发瘟首辅,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想在东三府这一片土地上收割一百万两银子。

如果他只是想在地方搜索过几十万两银子,估计地方的老百姓的对抗情绪不会如此的猛,不会如此的烈,毕竟这样地方还有一条活路,大家还有一口饭吃,现在一口气就要一百万两银子,百姓会怎么想,百姓只会想,你今天能要一百万两银子,明天也能要一百万两银子,这样敲诈勒索,何时何日才是个头。而且身为朝廷,明明说免当地的钱粮,现在又巧立名目,又来收这样那样的摊派,如此无威无德,如何令天下万民信服。

静云宫他是十分忧虑的,他可是知道刘家军的厉害,他知道刘家军的实力,只怕已经是大明境内仅次于朝廷的第二大势力了,其他的那些地方派阀,跟他相比,都完全差远了,刘家几十年的底蕴,富甲一方,几十年的底蕴,一旦把这些都转化成战争潜力,可是非常的牛逼,非常的厉害的。

如果刘家一旦起兵,只怕整个北方都会糜烂,其对大明的伤害,远远在建奴或者是流寇之上。

但是他的担心仿佛也有点多虑,这就是他认为以桥的雷厉风行、狠辣无情的作风,这边拒绝了朝廷,那边只怕就会出动大军对朝廷进行打击,谁知道刘远桥在当众的拒绝了陈通文一行人以后,也都没有采取什么暴力的措施,没有扣留陈通文他们,没有打压他们,而是放任他们走了,而且他也都没有动员军队,而是继续的值房里当值办公,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可是让静云弄不清楚他刘远桥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