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面朝大海,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生产发展。
平定朝鲜半岛后,时迁将原弁韩国都扩建,建立带方郡,并在东南海边选了一处新建港口,命名为釜山军港。
此次平定三韩,刘麟的海军船队凭借技术优势,打出了信心和气势。
刘皇叔滔滔不绝地将海战说与众人听,时迁也意识到从陆路进攻中原难度太大,走海路不失为一条捷径。
于是时迁经刘麟推荐,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沓氏县(今旅顺),将民用港口沓津港,扩建为辽东海军基地。
沓津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望山东,战略区位极为重要,是将来时迁进攻中原腹地的重要踏板。
高句丽、三韩一灭,辽东至此大一统,形势一片大好,但制约时迁的还是人口。
时迁目前地盘挺大,但总人口不足两百万,地方官员也不够用。
就连段景住这样平庸的人才,也被时迁委以都督之职,统管乐浪郡、带方郡,当然具体政务暂时任用原地方官,只有狗哥这样的语言达人才能驾驭。
釜山港建成后,时迁令阮小七率海军一个团驻防,以防对岸倭国的浪人袭击渔民。
带方郡辖地土地肥沃,铁矿资源丰富,时迁将辽东寒冷之地的汉人迁移数万人至此,开垦土地,并开矿建立冶炼作坊。
在任何时代,打仗都在比拼经济,比拼生产力,其实这些辽东现在都领先于中原。
位于奥山狮子分殿的宋代万卷藏书中,有不少记载生产力的书籍,目前还没有被开发应用,诸如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冶金术、纺织术等。
特别是《梦溪笔谈》,就连管宁看了都头大,思维太超前了,但时迁鼓励辽东军事学院,对相关书籍展开进行验证,并拨付了充足的经费。
目前就是等待时间的发酵,新技术和新器具逐渐被用于生产生活是,辽东虽然气候寒冷,但由于这些超前的理念和技术加持,繁荣程度短时间就超越了中原。
时迁现在唯有缺的还是人才,因为目前融入了太多民族,察举制度就显得不那么适用。
思索了良久,时迁准备要逐步把科举办起来,没人他就自己培养,奥山那么多书不能光让几个隐士读了。
开科举的前提,是读书人的基数得起来。
于是时迁在各郡县兴办公学、义学,为庶民打开一条读书通道,一步一步开启民智,这种作法虽然违背这个时代,豪强独占读书的权利,但是在辽东大地上,谁又敢说一个不字?
时迁这种作法,居然得到管宁等名士人的大力支持。
所谓英雄多寂寞,管宁等人也不愿世人太过愚笨,以至于将他们都捧到了天上。
当明星的感觉,太累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时迁在辽东平高句丽、灭三韩。
这一年,中原腹地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以至于辽东的消息都显得不那么震撼了。
这一年,王允貂蝉上演连环计,董卓死在了孝子吕布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