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沉浸其中(1 / 2)

影片中,因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彭鹤他们这些学生的视角来看,周围似乎并没有出现因为家庭困难上不了学的同学,

似乎只有学习水平不行,实在学不上去从而被淘汰……

而这就又十分蹊跷了,影片似乎在不断给人们挖坑……

一般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社会会提供很多高中低端就业岗位,

那么,人们必须通过上学辛苦读书才能养家糊口的趋势,相对就不会那么明显才对。

比如张老师留学时去过的西大陆上,那些以漂亮国为首的先发国家们,

他们在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外无敌国外患,一家独大,

内部有工业技术的领先优势,可以带来各种丰富的红利,

然后就使得他们的国民并不需要十分辛苦地读书、玩命的考大学、搞生产,也能被分配到从发展中国家输入的充足且廉价的生活资源。

当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学毕业,不用非得辛辛苦苦去考个什么大学,也能进汽车厂找份流水线上当工人的工作。

即便是个普通工人,不用加班,得到的薪水也足以住进独栋别墅,养上两辆车、两三个孩子,周末一家人开车出去野餐什么的……

而影片中的世界中却并不是这样……

明明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效需求提高的也很快,但学业上依然是极其严格的按照成绩划分等级,升学渠道依然是十分残酷的淘汰制!

他们中考时,镜头中那些小时候的熟悉面孔就消失了很多,

彭鹤勉强跟上了何思燕的步伐。

而到了高考,又有了新伏笔……

他们的高考不光要看学业上的考试成绩,然后划线录取,而是还有能力测试,主要考的是个人的研究能力……

学业方面的考试,看的是人对知识的理解或者努力学习的程度,

而能力测试,更多看的是研究能力或其他方面的天赋……

学业上,即便没有太高天赋,多努力看书、做题也能弥补一部分。

可到了研究领域,涉及到探索未知,而不是学习前人归纳出来的已有知识,所以要求的素质能力方向肯定也不一样。

问题是,这种区分,正常来说并不是通过高考,然后在本科阶段进行分流的,而是要到研究生阶段才会进行筛选划分才对。

本科生与研究生从最初起名的含义中,就能看出他们的区别。

现实中,一些专业的研究生逐渐有去研究性、偏学历性的趋势,

也就是研究方面的职能和属性,从硕士研究生上浮到博士研究生去了。

然而在影片中,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则刚好相反,高等教育的研究属性竟然从硕士研究生直接下沉到本科去了,

这才逼得之前大学要学的知识下沉到高中阶段。

现实中人们经常拿来吐槽的学业考试上的内卷和军备竞赛,完全比不上影片中的竞争和淘汰更残酷。

当然,这些细节都需要观众们自己从细节中去体会,并没有直接来一段旁白介绍出这些背景。

所以,估计片子发布后,一定会有很多影视解说类的自媒体会非常乐意去发掘这些细节……

影片中,思燕同学在高考中凭借自己遥遥领先的实力,进入了一所名为“先进科技联合研究大学”的研究型大学,

内部观影的张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怀疑这是不是在夹带私货,给他们联合大学做宣传……

因为那所“先进科技联合研究大学”,怎么看上去跟现实中他们联合大学的校园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