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声音响起,别馋螃蟹,这里有。
“李易,我们不馋螃蟹。”二王子发现李易误会:“看那边的大唐孩子,跟这里的不同。”
“明年就好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够吃,孩子上学就有好饭菜。”
李易没瞧不起本地人,几年前大唐孩子上哪有这么多好衣服?李隆基想请吃螃蟹,他请不起。
怎比得上现在李隆基一高兴,朕请客,反正不是他自己赚钱,都是我帮着捞,还要管着账。
“太冷了,冻死我了。”一个从冰屋里出来的孩子大喊。
他脱去军大衣,用手捂耳朵,把手往怀里插,跺脚,不需要别人教,天生就会的动作。
他们穿草鞋,里面冻脚,不能为了十分钟再给他们配双棉鞋。
被脱下来的军大衣放到太阳下晒,等晒一晒,好给排队中等着穿的人用。
这里的孩子头一次感受到零下的温度,皮肤疼,很直接的那种感触。
……
晚饭大人们进去吃火锅,李易给提供棉袜子,厚厚的。
人少,只有四十人,呆在一个小屋子里吃,外面打通排风,等他们吃完,半夜要修冰,明天还有孩子要来看。
一个冰屋能够坚持很多天,空气流通不可能快速把热量全置换出去。
大唐女眷们没进来,她们在外面,怕冷。
火锅烧上,老国王他们先舀热汤喝,暖和暖和。
蘸料的时候使劲放辣椒,喝烫的白酒。
他们感受到部分大唐冬天的冷,仅仅是部分,冰屋里没有长安外面冷,长安人都可以在外面棚子下吃麻辣烫呢。
“这么冷,晚上睡觉怎么办?”大王子抬捂耳朵,第一次经历,身体没接触过。
一时间大唐一方的人突然沉默,吃饭的动作停下。
“唉!现在好了,烧火炕,睡觉的时候下面烫,上面冻鼻子,总归能活下来。”
郭子仪出声,他家在渭南,长安旁边,小时候见惯了冬天冻死人的情况。
这还不是他的太原郭氏所在,那里更冷,渤海国的今年冬天……
“早上起来第一个负责生炉子的人最难,别人缩在被窝中,等炉子生好再起来。
负责生炉子的一般是家中的女人,炕炉晚上睡觉前压的煤有余火还好办,透一透又着了。
就怕彻底灭掉,要把炉灰先弄出来,再放软柴火、硬柴火,点火。
火柴在这个时候是最让人幸福的东西,一划就着……”
李易介绍,屏幕上出现早上生火的动画影像,看着跟真人几乎一样。
厨房的大水缸上面一层冰,窗户上全是冰凌。
一个特写镜头给在生火的人手上,那手上的皮肤冻得皱巴巴的。
等炉子的火着起来,生炉子的女子用瓢把缸上面的一层冰砸开,舀水在盆里洗手。
洗干净手,立即把手塞进衣服里面捂,嘴角紧抿着。
等炉子里的火烧旺,凑过去把手放在旁边转着烤,再做早饭。
其他人起来的时候,就有烧热的水兑着凉水用来洗脸了。
一家人吃早饭,脸上都是笑容,饭菜真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