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三叉提出的问题,安南省的秘密访问团成员是有点懵的,因为没听懂陈三叉的潜台词,但是他们知道陈三叉是话里有话。
虽说不知道陈三叉打算干啥,但英雄人物怎么可能吃饱了撑的算计他们?
这可是五十人抓了两千多号人的猛将。
“陈团长,不瞒您说,交州有不少地方上的同志,已经准备暴动!!”
“噢?!”
一聊这个,陈团长当时就来了精神,“劲啊……噢,我是说,吼、吼啊!!”
明明喝的是茶,怎么感觉就醉了呢?
一定是革命事业如美酒一样让人迷醉……
知道交州进步青年有多踊跃之后,陈三叉就决定换个思路,他可是跟王主席很早就“为民请命”了,基层的操作,他其实挺熟的。
东边不亮西边亮,现在既要提前完成上级领导给的指标,还要迅速让部队形成战斗力。
向导队不可能全部六百人都编入的,肯定也要筛选,一部分还得回“杨梅河”做基层工作。
按照以前在湘东做“五枪队”培训工作的经验来看,通常就是取个百分之二十左右进入现役,这已经算是想当年不错的筛选。
那么六百人最后应该是留下一百二十人,再加上原先的追击小分队一百号人,这两百多人就是基础框架。。
从上头最多再要十个八个干部,也就差不多了。
行军打仗,没兵的时候,兵越多越好;兵到了一定数量,就是合格的下级军官要够。
到了团级单位,那就不纯粹是技战术的问题,还涉及到管理。
从作训到心理建设、思想建设等等工作,很考验基层干部的能力。
能打的连长,未必自己的兵跟着也能百战百胜。
有些连长自己本身未必多牛,但是牛人在他手中能爆发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能量,这样的连队,遭遇重大挫折也不会损失心气。
陈三叉就是连长,这一套也是门清的。
只是他仇恨压倒一切,就想着打进广州城, 活捉冯老板。
基于这一切, 才有了现在复杂又奇葩的他, 连脑回路也变得无比扭曲又哭笑不得。
这光景,陈三叉已经有了一个全盘的计划,进步青年一开始未必有多能打, 兴许还不如山里的农民,但有一点, 扛过压力之后, 他们展现出来的力量, 上限极高。
部队强调文化,不是什么“文贵武贱”的想法, 而是要让一线作战部队,明确地了解中央的精神思想,达到传达既可知的目的。
战士委员会, 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也能避免部队的军事主官玩独走。
因为中央的精神传达, 在通过战士委员会的总结之后, 普通的战士也能从中理解、明白,那么, 即便有野心家想要搞事,最多就是一时嚣张,之后就是旋即尔灭。
而想要统一思想, 上下贯通,文化知识就是最最基础的一环。
别的不好说, 陈三叉可是知道交州大学很是出了点“武秀才”,郭老总的主力部队, 有很多连排长都是大学生,这些陈三叉是知道的, 以前还觉得有点浪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