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一路辛苦,不如喝杯水酒再走。”
龚三儿推却道:“多谢司徒好意,奴婢还要赶回宫中办事,就不逗留了。陛下说了,这献书一事,极为重要,想来如今朝廷之中,也唯有司徒您,才能办妥,还请司徒万勿辜负陛下一片信赖。”
“还请公公回奏陛下,老臣世受国恩,定然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如此,奴婢就告退了。”
龚三儿转身离去,王允眼看着他走远之后,便喊了一声:“都出来吧。”
那些躲在后堂的大臣,全部跑了出来,只不过这时候的他们,脸色都带着几分欣然甚至是得意。
“果不其然,陛下要重建太学,还是要依仗我等。”
“我就说呢,陛下如何得来的那数十万册书籍,原来是想叫我等献书啊。”
“司徒,以您之见,这书,我等是献,还是不献?”
王允将头昂起了三分,缓步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捋着胡须,一脸淡然。
“这个嘛……陛下既然发了旨意,我等身为汉臣,岂能不遵啊?”
大臣们面面相觑,也不知这王司徒打的是什么主意。
“可是,我等一旦遵旨献书,则陛下定能在短时间内,集齐办太学所需书籍,如此,我等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啊,这吃亏也就罢了,还要打落了牙往肚里咽,实在是憋屈得很啊。”
“王司徒,您可要给拿个章程才是。”
王允扫视了他们一圈,说了一句:“我太原王氏,深受当今天子隆恩,陛下既然有旨,老臣心意已定,为办太学,我王氏献书两万册,以尽绵薄之力。”
“这……王司徒,您这是何意?”
大臣们都有些急了起来。
“您都献书了,那我们……我们如若不献,岂不是不成体统了?”
王允一脸理所当然:“这是自然。献书办学,乃是大功一件,为何不献?不过嘛……”
大家一听“不过”二字,马上来了精神。
“不过什么?”
王允笑了笑:“兴办太学,乃国家头等大事,不可不慎重而行。我等身为臣子,自当为陛下分忧。诸位府中藏书,也各有优劣,只恐献出了什么不宜为学子所读之书,岂不坏了陛下的大事?”
大臣们也觉得十分有理:“那司徒的意思是……”
王允说道:“老夫以为,不如我等一齐拟一份书目,所有臣工、家族,就照此书目,在府中书库加以挑选,随后献给朝廷。如此,我等既能尽忠职守,办了陛下的差事,又可免去了陛下重新挑选书籍,以至过分操劳,岂不两全其美?”
大臣们眼睛一亮:“妙啊。到时我等所献之书,多是相同,看似书籍颇多,实则总共还是那几万册罢了,看这太学如何办得起来。”
“正是,陛下即便有所不满,却也奈何你我不得啊,司徒果然思虑周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