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手中掌握着三万京师禁卫,北京城中还有锦衣卫外围内围人员达三四万人之多。
朱由检宣布,从此以后,京师禁卫和锦衣卫们的饷银皆存入百姓银行,由百姓银行负责发放。发饷日子,禁卫士兵和锦衣卫们凭着腰牌证件,可以自己去百姓银行支取,也可以把饷银继续存在银行赚取利息。
若是说最忠于朱由检的,当属禁卫军和锦衣卫莫属,对饷银在百姓银行支取,禁卫士兵自然没有意见,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支持,很多禁卫官兵甚至把身上的银两主动存在百姓银行。
而对锦衣卫来说,其实也一样。锦衣卫军官为了表示忠心,自然要支持百姓银行,普通的锦衣卫也许不信任这个百姓银行,但没有话语权。
然后便是北京税务司,赵率教代表税务司宣布,从今以后,税务司征收税银都存在百姓银行,而且鼓励商户们把银子存在银行,通过银行进行税银结算。
只需要把银子存入银行,便可以用来冲抵税银,这过程方便不说还会少很多损耗,毕竟银子的成色还有银子交易时的剪切都会有一定损耗的,故很多商家也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便试着把少量银两存进银行。
而银行最大宗的存银则来自京中勋贵。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京中勋贵们。
其中英国公张之极一下子便往银行存了五十万两银子,国丈嘉定伯周奎也存了二十万两之多。
张之极因为儿子张世泽的原因,已经是皇帝的铁杆支持者,这个时候自然要主动支持表忠心。
而国丈周奎,则纯属看上了年息五厘的利息。周奎很有钱,也放高利贷,但毕竟在北京根基比较浅,放贷也放不出多少,再加上朱由检严厉打击高利贷,便少了赚钱的门路。年息五厘虽然不多,但二十万两银子存在百姓银行,一年也有一万两的利息。而且周奎并不担心百姓银行会赖账,毕竟他是国丈!
有张之极和周奎带头,其他勋贵也陆陆续续往百姓银行存了一些银子,多者数万,少者数千两。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百姓银行已经吸纳了存银达一百五十万两之巨,成绩实在喜人。
为了吸纳更多存银,朱由检宣布,以后顺天府各州县的田税税银,也都通过百姓银行结算,以迫使州县把银子存进银行。
同时,在顺天府下属五州二十二县,都开始分行。幸亏今年商贸学校新毕业了五六百名学生,才有如此充足的人手开设分行。
有了足够的存银,至少接下来时间不用担心给边镇禁卫军发饷。但是银行吸收存银需要给利息,不能只出不进。所以银行同时还要开设贷款业务,面向整个顺天府进行贷款,年息二分银子。
二分银子,刚好卡在高利贷的界限,而有了打击高利贷,也是的皇家在普通百姓心中威望很高,百姓们若是需要借贷,肯定会找百姓银行,而不是去找那些动辄吞并他们田地的劣绅富户。
而普通商家经营,很多时候也需拆借银子,年息两分确实不高,因为以往向他人拆借银子都是按月甚至按天计算利息的。
靠着放贷,百姓银行赚钱肯定是赚钱的,但朱由检并不满足这些。
在百姓银行成立的第三个月,宣布发行银币。由皇家科学院研制磨具,铸造大明皇家银币,银币正面印有一元字样,底部围绕日月有大明百姓银行六字,背部则是日月图形,并印有西夷数字1元。在银币边缘冲压有花纹边缘,以防止百姓刮掉银屑。
一元银币重约二十七克,当值一两。
虽然一元银币论重量没有一两那么多,但含银量达九成,又因为加入了少量其他金属,印制精美,成色上佳,以银币交易不需要称重,也不会再产生火耗,一经推出,立刻引得市场追捧。
这玩意实在是太方便了,有着这银币,交易时不用再带称,不用再耗费时间称量银子。而且存储使用要比银锭方便的多。
为了方便交易,百姓银行又推出了面额更小的银币,角币,一元相当于十枚角币,重量也一样,一枚角币约等于一钱银子。至于更小面额的银币,则并不需要,因为市场上有铜钱,兑换使用非常方便。
推出了银币以后,商家百姓往银行存银,支取便是银币,由于一元银币比一两要轻,再加上存银时的火耗,一进一出,光是铸币便赚取一成银子。
而银币使用起来如此方便,假以时日必将风靡整个大明。
为了防止其他钱庄银号也争生意,朱由检直接下旨,宣布铸币权只给皇家百姓银行,其他任何地方任何人不许私自铸币,市场上一经发现伪造银币,一律没收并抄家流放。
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朱由检打算沿着运河把银行一路开过去,开到临清、扬州,乃至苏杭二州。
随着银行分行增多,银元必将传遍大明,说不定以后,光是造币赚的钱每年便会以百万计。
而且,以后可以试着发行银票,以银票取代实物银子,当然为了避免落得和大明宝钞一样的下场,银票不会滥发,有多少银子便发多少银票,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但是只要银行中有大量的存银,便可以借用,便不会有缺银之虞。
当然这都是后话,至少现在不能这么干,不能发银票,毕竟大明百姓银行还没有完全建立信誉。
不过随着百姓银行的开始,随着银币的顺利发行,至少短时间内,朱由检不再担心会缺银子。
当然,仅凭一个银行,并无法解决大明所有的问题,接下来朱由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ps:四千字,先发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