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集大家来,甚至连正在缴费的牛千夫长也召集了回来,是有礼物送给大家,当然在送礼物之前,也和大家聊一聊。”
“大家都是军武上的人,也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但宁奋,没有,说什么学习兵法,我觉得言过其实,不能当真,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大家相互学习。”
“我先说提一个问题,大家先想一下。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宁奋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众人都在埋头苦思。
大壮叔看了一下宁奋,宁奋在不久前也问过他,但是大壮叔不会觉得,宁奋会将自己的见解直接说给这些人听。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
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一个读过书的人,当然了在宁奋的五个千夫长里,没有一个是一点兵法没有度过的,包括董泰在内。但是读过兵法,和能运用兵法是两回事。能运用兵法,和能用活兵法又是一个层次。能创造兵法,这个层次更高。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
宁奋开了一个话题之后,大家都激烈的讨论了起来,这种形式虽有,但不常见。大壮叔没有发表自己的言论,他的层次太高,与大家不同。但是这样的场景,大壮叔很喜欢,听到大家的论道,大壮叔也得到了很多的东西。
“宁奋,你觉得是什么?”
大壮叔看宁奋一直没有发话,便开口询问。
“用兵之道,首要是审时夺势。该上的时候上,该撤的时候撤。”
有一个千夫长很开心,因为宁奋的说话,和自己的很想,当然他不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是对的,刚才和这几个人一起论道,也收获了好多。
“我觉得,在我们先谈这个之前,要先聊一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就拿大唐和突厥为例。”
“这个原因很多”这是他们几个论道以来,大壮叔第一次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唐朝与突厥的争斗,由来已久,这可以说是隋朝留下的病根。”
“隋朝末年,隋炀帝统治无能,暴政横行,国内一片凋敝。百姓纷纷起义抗争,突厥趁机脱离隋朝的控制,并随后发动对隋朝的战争,但是被太祖皇帝击退。突厥对唐朝发动的战争大大小小绝对不下五十次。”
“这么多?只多不少。”
“等到唐朝时为了打击突厥,高祖皇帝亲自带兵与突厥交战,开始争夺中原。我记得那是还没有拿下长安城,高祖担心进军长安时会受到突厥的攻击,因此又与突厥结好。长安城拿下之后,为了稳固国内的局势,高祖皇帝与突厥使用平等的姿态对待,但是后来,就称突厥为臣民,地位高于突厥。”
“但是,我说这些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无论是哪朝那代对突厥的打击一直都要,不是一朝一代的恩怨,宁奋你明白?”
宁奋明白大壮叔的意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