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魏忠贤不可能那么好心把高登之送去辽东做经略,除了不喜孙承宗外,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辽饷。
每年朝廷花费大量辽饷在辽东身上,这些饷银自然不可能全部用在辽事上,多半都被辽东的将军瓜分,而辽东的文官自然也少不了要分润,朝中的一些重臣和户部官员,都少不了自己那一份。
高登之去了辽东任经略,以后辽饷上面,自然也少不了魏忠贤那一份。
当然,他作为首辅,因为要举荐高登之去辽东做经略,魏忠贤已经答应会留给他一分好处。
坐回到文渊阁自己的签押房里,顾秉谦端起中书舍人为自己沏好的热茶。
心中明白,就算他不支持高登之去任辽东经略,以魏忠贤的能力,很大可能也会操作成功。
所以,他不打算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与魏忠贤闹生分,决定在高登之的事情上出一点力,至于孙承宗的事情上他不准备插手,由魏忠贤自己去解决。
十月中旬。
孙承宗因为柳河之败被牵连,与蓟辽总督喻安性一同被言官弹劾,同时被朝廷罢免,兵部左侍郎高第顺利接手辽东经略的位子。
而辽东经略的换人,对辽东将门的影响并不大。
不管是谁任这个辽东经略,都要依仗这些将门来保证辽东的安稳。
虎字旗在辽东安插了不少暗谍,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大同。
最近一直神出鬼没的杨远,突然来到了大同镇城中总镇署。
“进去通禀一声,就说杨远有要事禀报。”杨远对守在门外的守卫说道。
这时候,就听到签押房内刘恒的声音传了出来,“是杨远来了吗?直接进来吧!不用通禀了。”
守卫为杨远掀开签押房门前的棉布帘子。
杨远迈步走了进去。
“先去烤烤火,前不久草原上刚下了一场大雪,今年冬天来的比以往都早。”刘恒对进屋的杨远说。
签押房内,早已升起了炉子,上面放了一个茶壶,壶嘴往外喷吐着热气。
杨远走过去提起上面的茶壶放到一旁,把手搁在炉口上面烘烤,同时嘴里说道:“辽东那边刚送来了消息,新任辽东经略撤出了锦州,右屯等地的防御器械,把守军全部赶去关里,甚至还想要放弃宁远和前屯两座城,为此还和袁崇焕大吵了一架。”
“他这么做,之前孙承宗耗费钱粮做的事情可都浪费了。”刘恒翻看着手里的公文,嘴里接下杨远的话。
杨远说道:“属下觉得高第就是怕死,想要死守山海关,只可惜了明廷花费了那么多的钱粮白白浪费掉。”
“袁崇焕呢?是不是也放弃了宁远,去了山海关?”刘恒问道。
他记得宁远大捷局势在袁崇焕手中完成,若是袁崇焕听从高第这个辽东经略的命令,撤回到山海关,未来恐怕不会再有什么宁远大捷。
“袁崇焕也是够硬气,就是不退,坚决驻守宁远,发话说自己死也要死在宁远,最后高第一看没辙,便让袁崇焕带着一小部分明军驻守在宁远。”杨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