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瑕飞快地掏出一方绢丝,迫不及待地扔到他手里,接着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搞得祖逍哭笑不得,看样子不是他诓了司马瑕的东西,反而是对方把自己坑了一样。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这么一来,他倒是真的起了好奇心,司马瑕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笑道。
“是驺虞幡和白虎幡。”
“什么?!”
祖逍差点没反应过来,居然是这两样东西,那可真是烫手的山芋,丢也不是,吃也不是。
难怪司马瑕要给他下套,把这东西赶紧从手里扔出去了。
白虎幡和驺虞幡到底是何方圣神?
简单地说,类似于春秋秦汉时代的虎符,用以行驶与战争有关的特殊皇命。
信幡是三国时期魏国发明的,有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等五幡,作为不同地区的信号,起到了通讯联络的作用。
晋朝建立之后,对信幡进行了简化,用白虎幡代表四方,上写鸟书,有飞腾轻疾之意,此幡的意义,代表战争即将来临。
而与白虎幡相反,驺虞幡传递的信号,则是代表解兵或者和谈的意愿。
这两种幡合在一起,是皇权的最高象征。
白虎一般人都知道,但驺虞是何物,却鲜为人知。
据《山海经》记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是传说中的仁义之兽。
在西晋历史上,驺虞幡两次出现,都与妖后贾南风有关。
太熙元年(290年),她与楚王司马玮勾结,发动政变,诛杀了辅政大臣杨骏及其党羽,废黜太后杨芷,将其活活饿死。
事后,朝政大权却落入了司马亮和太保卫瓘手中。
贾南风平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自然不甘心,她利用司马亮和司马玮之间的矛盾,矫诏司马玮,命他剪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势力。
两人伏诛后,司马玮却并未收兵,翌日,晋惠帝听从司空张华的建议,命殿中将军王宫手持驺虞幡,前往司马玮军营,当众宣布:“楚王矫诏。”
官兵见到驺虞幡,放下兵器,一哄而散。没有军队的司马玮,便如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结果可想而知。
到了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南风废杀太子司马遹(yù),引发赵王司马伦矫诏兵变,毒杀了贾南风。
司马伦得势后,朝纲独断,野心勃勃,他逼迫司马衷退位,自己当起了皇帝。
于是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yóng)、成都王司马颖等三人密谋发难,司马伦身败名裂。
而司马冏借机上位,成为西晋朝政的掌权人。
永宁二年(302年)五月,日益骄纵的司马颙,擅立太子,引起诸王不满。
长沙王司马乂(yì)兵分两路,围攻司马冏的宅院和皇宫,危机之时司马冏命人偷出驺虞幡,借此宣称:“长沙王矫诏”。
司马乂则高喊:“大司马谋反,助者诛五族。”
双方激战,火光冲天,引得晋惠帝司马衷跑到东门上吃瓜看热闹,天亮后,司马冏兵败被俘,在阊阖门外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