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不是无理取闹,因为很多事项本来就属于户部支出的,只是虞僖宗大肆扩张皇产之后,户部就借着财政紧张没有出了。
钱是要不到的,但给也是没有给的。
国库空虚,柳青知道。
但是那些当官的,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穷的。
差不多每一个当官的家里都是大地主,一个个家里富得流油。
本来不是地主的,当上几年官,也就成为地主了。
钱划拔到国库,大部分也是落到了那些当官的手中,能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寥寥无几。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拿内帑的钱给他们。
那些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更好一点。
——和那些文官打交道的时间越长,越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柳青也越发的理解大虞那个名声最不好的皇帝虞僖宗疯狂扩张皇产的行为了。
主要还是那些当官的太贪了,把国库当成了他们的私人金库。
如果没有虞僖宗当年的疯狂,现在的皇室在面对文官集团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尊严可言。
——钱都要靠人家来给,还说什么尊严?
现在内帑负担的东西挺多的,不过收入也不少,还有着免赋税的优势,基本上能够作到收支相抵,让皇室维持着比较奢侈的生活水平。
唯一有点难过的就是年关。
因为过年前后需要花费的钱太多了,各地皇室产业送过来的钱跟不上,才会出现这样的难处。
到了二三月的时候,情况就会好了。
这一年内帑支应紧张,也有着柳青的原因。
一个是公主下嫁花了不少的钱,另外一个是回马岭矿场的建设花了不少的钱。
本来一个矿场按照皇室以前的模式来搞是不需要花那么多钱的,可柳青又是提高伙食标准,又是招聘工人,又是支付工资,钱财的支出就多了。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这段时间柳青又办明灯工业,又办火柴厂,还有什么印刷厂、造纸厂。
虽然每一项看上去都是能赚大钱的,可问题是,从投资建设到回收成本需要一段时间,现在还远没到回收成本的时间,只看得到支出。
看着内帑吃紧,没奈何之下,庆熙皇帝也只能在赏赐的财物上面做一点手脚。
规格还是按照以前的规格不变,但是减少了金银布帛等物的赏赐,加入了回马岭矿场生产的新鲜玩意儿。
还都是按照市面价格来算的。
比如各种档次的煤气灯。
比如火柴。
比如青离出版社印刷的四书五经。
——青离出版社简体部在弄教材,那个是不能在市面上销售的,也没法盈利。可是繁体部针对的是外面的市场,他们已经开始印刷四书五经,准备在京城开设一家书局,专门赚那些读书人的钱。
他们的印刷成本要低出很多,哪怕是按照市场价一半来出售,都有不小的利润。
把这当成礼品,按照市场价格来折算,也能够减轻财政上面的负担。
这样做是有那么一点无耻,可是,比起用宝钞来替代还是要好很多。
柳青的火柴厂生产出来的火柴,还没有上市销售,就先通过皇室的赏赐给送光了。
这还有一个好处——让这些权贵家族试用,省掉了一笔推广费用。
对于这种划时代的产品,柳青还是比较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