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是悲伤的一年。”
太多的生离死别,叫人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陆林把她拉进怀里,摸摸她的头。
“马上就要迁都了,你想过去嘛?”
嘉兴抬头看着他:“你这么问,是不想过去吗?”
陆林点头,很直白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想留在南京,咱们就做点小生意,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可是我爹跟弟弟……”
她放心不下。
迎驾事件,他爹差点被爷爷给废了。
虽然现在她二叔三叔去了封地,但毕竟离得不远。
而且她不相信她二叔三叔会就此死心,他们肯定还会卷土重来,只要她爹一日不坐上那个位置,他们一日不会安分。
她实在是没办法放心留在南京,不管她爹跟弟弟的死活。
陆林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是舍不下。
也对,对嘉兴来说,太子、太孙都是她最亲的亲人,如何能说割舍就割舍。
“你想去咱们就去。”
命运这种事,谁都没有办法改变,既然躲不掉,那就勇敢面对。
“真的吗?”
嘉兴很高兴,但马上又垮下脸:“那你会不会不开心?”
“怎么会,你开心我就开心了。”
嘉兴听完,这才露出绚丽的笑容,窝在他的脖子里笑。
那边杨士奇回禀了陆林的想法,一股巨大的孤寂感瞬间涌上心头。
所有人都要走了吗?
朱棣这一生,皇位夺下来了,首都马上要迁过去,永乐大典也修完了,南洋逛遍,安南平定,瓦剌鞑靼也彻底没戏唱了。
就在昨夜,他最后的老朋友也走了。
这场戏唱到现在,也差不多了,当年起兵造反,他才三十一岁。
这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中,该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
毫不夸张的说,他也算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
迁都、修典、平定安南、击溃蒙古、下南洋,任何一条都很难做到,更难做好,但他却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称职了。
他自认为,如果是建文,是做不到的。
他不会迁都,因为他看不到北方蒙古的野心勃勃、虎视眈眈。
对于这样的狼子野心,迁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把国家的中心压过去,军队、武器全部堆到他们家门口,他们敢动,那大明就敢打。
建文更加不会修典,因为他名正言顺,不需要这些功绩来显示他的雄才伟略。
当然,也不会平定安南,不会击溃蒙古,因为他连削藩都没削明白。
大明有如今的强盛,都是朱棣一刀一枪打回来的。
百年之后,黄泉路上,建文应该没有理由记恨他,朱家祖宗,也不能骂他颠覆国家。
毕竟是他,把国家推到一个繁华的高点。
只是这些成绩,却再也无人陪他一块欣赏,在继续一路走下去了。
“他既然执意不走,就随他去吧。”
朱棣终于释怀了。
他也老了,早晚会走,他不想将来的陆林,要像自己送别老和尚跟皇后一样,送别自己。
这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