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指挥艺术(三)(1 / 2)

把重要事项和民兵大队的干部们交代完毕之后。

周卫国接着就这次民兵大队如何伏击日伪军援兵,作了具体的兵力部署和安排。

“记好了,大体上讲,伏击地点在西南公路的小南口,这一段具体的伏击部署,我已经和大家交代过了,回去之后和队伍里的战士们也都交代清楚,每一场战斗,其实也都是大家进步磨砺自己的机会。

不止是你们这些干部要学会战斗的方式,学会一些战术的应用,手底下的战士们也需要多多少少学一些。

才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凝聚出强大的战斗力。”

说到这里,周卫国看向民兵大队长李六,交代道:“李六,你要知道,我们这次也只是路过西口镇,不可能一直待在溪口镇。

未来真正能够守卫西口镇的力量还是你们民兵大队,担子还是要落在你这个民兵大队长的身上,这次我算是替你做了作战的部署和安排,算是对你的一次实战教学。

你要在战斗过程中多多揣摩战术的应用和指挥的方法。

另外这次进入伏击之后,什么时候开打?我交给你指挥。

也就是说,具体进行作战的命令我交给你来下达,到时候,就连我们也都听你的。”

周卫国这话一出口,李六吓了一跳。

原本周卫国之前说这次的战斗主导者应该是民兵大队的时候,李六心里就有些担忧,他甚至在想,周排长该不会要把这次的指挥权全权交给自己吧?

好在后面的会议上,周卫国进行了详细的兵力部署和作战安排,这才让李六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这会议都快结束了,周卫国竟是突然把这下达作战命令的权利交给了他。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声开打就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在伏击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开火进行作战,才能将伏击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这对于指挥官的判断力和能力的考验是相当大的。

再加上这次过来的日伪军,到时候是日军先踏进包围圈,还是伪军先踏进包围圈,都要进行不同的指挥和命令的下达。

这次主要进攻点自然是在日军加强小队的身上,所以一开始伏击的,开火的暴露必须是在对日军小队进行打击的时间点上。

这就需要里李六进行判断和掌控,可万一出了差错,没能第一时间击溃日军小队的话,到时候情况怕是就麻烦了。

这甚至是关乎全局的重要事情,周卫国竟然把权力交给了李六,也难怪李六此刻有些惴惴不安了。

只是周卫国望向他的神色,满是信任,这让李六心里不由得为之一震。

想了想,他咬了咬牙关,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周排长说得对,他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西口镇,靠人不如靠己,如果自己这个民兵大队长都不能挺身而出的话,以后这民兵大队还能靠谁来指挥呢?

这西口镇毕竟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家乡,未来保护故土的责任,也只能落在他们身上。

想到这些,李六的心底忽地鼓起了勇气,那就大大方方地干一场好了。

所有的部署和交代都完成之后,队伍当即开拔,毕竟南风县的鬼子正在赶往西口镇的路上。

时间紧迫,容不得多做耽搁,眼前的军事会议已经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现在队伍需要立马赶到西南公路的小南口一带,提前进入伏击地点,做好伏击前的战斗准备。

时间没用太久,大约20多分钟的样子,周卫国和李六带着民兵大队赶到了西南公路的小南口路段。

这小南口一段道路的两侧是耸起的山谷,虽然不算太高,可高耸的地势足够为伏击提供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山谷两侧四季常绿的树木较多,容易隐蔽,这是伏击鬼子的绝佳地点。

接着就是具体的兵力部署了。民兵大队的同志们按照周卫国在军事会议上的安排,将队伍一共分成了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中间负责伏击日伪军的主力,另外两部分,分别是负责道路的头部与尾部,阻击日伪军的队伍,防止日伪军逃窜出去。

在具体的伏击部署时,也是按照周卫国的命令进行安排。

小南口两侧的山坡,前段只留下一两人作为警戒哨,随时传递消息,通知隐藏在后方山林里的主力伏击队伍,随时出击,以提防日伪军在经过小南口的时候,察觉到地势的危险,提前派出侦察兵探查。

另外,地雷是不能提前埋设的,谁也不清楚,到时候赶到小南口的日伪军到底是日军在前面还是伪军在前面。

这次进攻的重点在日军加强小队的身上。

伏击一开始,火力必须朝着日军小队倾泻,所以不能提前埋设地雷,打草惊蛇。

如果伪军走在最前面的话,还要把伪军直接放过去,等到鬼子踏入伏击圈之后,再突然开火。

日伪军与民兵大队这边,双方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1:1,如果周卫国这边不能第一时间打掉日军加强小队的话,双方即便是以伏击战为开始,也可能会陷入鏖战,到时候就算民兵大队这边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也依旧是伤敌1000,自损800,得不偿失。这样一来,根本不可能进行持续的作战,要知道,这次就算是干掉了南丰县过来的日伪军,援兵后续。其他方向县城的日伪军得知消息,肯定还会加派兵力赶往溪口镇,日军决不允许在他们负责管辖的地区出现溪口镇这样一个例外。周卫国一行此时在做的无异于虎口上拔牙。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

民兵大队的士兵们都是好样的。

尽管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前,大家的身份可能还都是伪军,但现在,当需要他们拿起枪,调转枪口对准侵略者,保护自己的故土的时候,这些士兵们没有一个选择退缩和逃避,而是勇敢的挺出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