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怂恿赵佶改革(1 / 2)

杨戬一一记下了:“我知道了,臭小子,你早点休息吧。”

“刘贵妃那儿,哼,这贱人睡就睡了,来日咱们造反,这后宫佳丽三千,可都是你的。”

“现在不过是提前预演一番罢了,不用放在心上。”

杨傲笑骂道:“你个老东西,鬼才放心上,我要真害怕,就不会把她给吃了。”

“滚回去睡你的大觉吧。”

“好嘞。”

杨戬屁颠屁颠的走了。

……

次日早朝。

上殿。

杨戬得到了官家好一通夸奖。

赵佶刚刚要宣布升杨戬的官。

中奉大夫汪伯彦就很麻利的跳出来了。

给杨戬罗列了十大罪状,要求官家严惩,以儆效尤。

什么罪行都有。

说他好大喜功,贪功冒进,结果叫将士惨死。

还有在江南一带巧取豪夺什么的。

还有说他贪杯好色什么的。

总之,能扣的罪名都罗织来了。

杨戬气甩袖怒指向他:“你污蔑!”

啪!

一个带着手柄的东西飞了出去。

砸在了地上。

众人一瞧,顿时吓的作鸟兽散,纷纷往立柱后面躲。

乖乖不得了。

杨戬居然随身带了手榴弹。

汪伯彦也吓的噗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

他连忙爬开,嘴里大叫道:“杨戬谋反了,快来人啊。”

杨戬鄙夷道:“你叫毛线啊,这是酒,酒好不。”

杨戬奔过去,一把拉开了塞子,倒出了酒水来。

“额?”

众大臣一瞧,顿时松了口气。

赵佶也是捏了一把冷汗。

“杨爱卿,你这次真是吓死朕了。”

杨戬回道:“官家,抱歉,行军在外,因为天太冷,养成了嗜酒的毛病。”

赵佶摆摆手:“无妨,无妨,爱卿为江山社稷辛苦了,回头朕赐你十坛好酒。”

“多谢陛下赏赐。”

汪伯彦跳出来,继续参杨戬。

杨戬立马跪下道:“官家,臣在江南一带,摊丁入亩,乃是为了我朝田赋着想。”

“战乱导致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这些老百姓苦啊,何苦还要给他们头上增加赋税,这不是逼他们再次造反吗?”

“但是,若是不征税,对国不利,所以臣才斗胆,摊丁入亩。”

“还请陛下恕臣擅做主张之作。”

赵佶听的一怔的,询问道:“爱卿,听你这意思,这摊丁入亩有好处?”

杨戬立马道:“自然有的。”

“官家,您想啊,地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人若离开地界,不愿意耕种了,那您还收他的税,岂不是要逼他去死。”

“老百姓要活不成了,可不就要造反。”

“但是摊丁入亩不同。”

“我们根据耕地的实际拥有者,对拥有者丈地收取赋税,如此一来,无地者不需要再被强征人头税,有地的,也不会因为土地多,但是家里人口数,就收税少。”

“摊丁入亩,其实是可以增加赋税的,于国大大有利。”

蔡京立马出列:“杨大人所言极是,摊丁入亩,可全国推广。”

“臣等附议。”

蔡京一党的,不少人立马拍马屁。

汪伯彦傻眼了。

蔡京怎么站杨戬一边了。

这摊丁入亩要推广下去,世家岂不是要多出一笔钱。

这么搞,可是在改革,动摇根基啊。

汪伯彦立马道:“官家,此举万万不可,这是在动摇江山根基,官逼民反啊。”

杨戬回道:“反什么反,江南一带,我推广摊丁入亩,老百姓纷纷响应,动乱的老百姓都回家继续耕地了。”

“说明这政策不要太受老百姓欢迎。”

“汪大人,你这么极力反对,是不想多缴税吧。”

“我知道,在场的大人们呢,很多手上都有不少良田,这摊丁入亩要是落实,你们就无形中增加了一笔支出,对你们而言,这可不是好事。”

“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摊丁入亩不推行的话,老百姓早晚会因为饿死,而继续造反。”

“这次是江南一带,下次可就您府上了。”

“嘿嘿,真要造反了,你们自己处理吧,别想叫官家替你们收拾烂摊子。”

赵佶听到这话,顿时满意道:“爱卿此言有理。”

“不能你们逼的百姓造反了,就要我这个皇帝替你们收拾烂摊子啊。”

“这摊丁入亩,必须推行。”

“谁不推行,朕就抄他家去。”

一干大臣傻眼了。

官家真的变性了。

以前的他可没这么牛气,这么又底气啊。

现在怎么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呢。

这谁给他的底气。

大家不约而同看向了杨戬。

脑门上纷纷冒出三个字来。

天策军!

杨戬得意的直笑。

儿子说的对。

枪杆子里出政权。

你有兵权,而且打仗百战百胜,在朝堂上说话就是有底气。

瞅瞅这些文臣,一个个都蔫儿吧唧的。

再看看赵佶。

乖乖,这龙椅坐的比从前硬气许多啊。

说话也给力了。

再议了几项政策性的改革。

杨戬都挑明了其中的好处。

赵佶见钱眼开,二话不说,全部都推广了。

不同意的。

直接抄家。

赵佶才不管你答不答应呢。

反正就是抄,抄,抄!

为啥赵佶迷恋抄家呢。

因为抄家有钱啊。

现在国库穷啊。

必须捞钱。

你要阻止官家发财,那就抄家。

……

下朝后。

杨戬和杨傲汇报了早朝战况。

杨傲听的眉头皱起:“老爹,赵佶的心性变了,你发现没。”

杨戬一愣的:“是变了许多。”

杨傲回道:“可能是在我这取经多了,再加上天策军现在也算是组建成功,他说话底气也足了。”

“所以在朝堂上也变得霸气许多。”

“我算是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