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博恒呵呵地冷笑过后,又大喊道:“你们也见到了昆河冰面上,再又有一条河。那是白白地为登利可汗送死的,突厥人的鲜血汇成的!如果不投降,明日的王城上下,也是如此!”
登利可汗再也不能忍耐,如果任这个旧日的突厥王子,再这样喊下去,自己可能就立刻会被乱兵杀死或者捆起来,送给城外的联军了。
“还不放箭吗?!”他怒喝一声。
身边的兵士显得很犹豫,抽出弓箭的动作有些迟缓。
登利可汗见状,立即就伸手去拔佩剑。他身边的的一名侍卫,连忙拉开弓弦,探身出了城垛口。
这侍卫口中大喊着:“还敢乱说,小心放箭!”
登利可汗心里实在气愤:你这是要射死他,还是提示他?
不待那名侍卫放箭,阿史那博恒已经拨转马头,大笑着奔回己方阵地去了。
那名侍卫见状,急忙对着天空发出了手中的一箭。
“嗖”的一声响过之后,登利可汗的视线,随着那支羽箭落在了雪原上。
箭矢落下去的地方,别说阿史那博恒已经跑远了,就是他还站在原地,也不可能受到这一箭的伤害。
因为这一箭,还没射到阿史那博恒的坐骑留下的蹄印处。
登利可汗立刻羞恼,拔出佩剑就要斩杀这名侍卫。
身旁的其他官将见状,连忙进行劝阻。
侍卫的职务不高,为何有官将为他求情?
与汉地的情况是一样的。大唐的禁卫军,多是官宦子弟。突厥这里,越是大汗身边的亲近侍卫,也越是各个高级别官员的子弟。
这名侍卫在众人对登利可汗的劝说下,逃得性命后,连忙站得远远的去了。
登利可汗再摆出英雄威武不屈的姿态,严令众人死守城池之后,就带着官将返回了城内大帐。
当夜,登利可汗想着军中的传言,想着那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必定事实的残酷场景,想着阿史那博恒怒容满脸地吼叫出来的那些话,真是食不甘味,坐卧不宁。
担心兵将们不能尽心守城,他再带着侍卫,在寒冷的夜色中,走去城头各处巡视了一圈。
都还好。兵将们冻得颤抖不已,可都还在各处防御工事正常执勤。
对众人表示极为热情的慰问,以及极为热血的鼓动之后,登利可汗也顶不住彻骨的寒气,迅速地带着侍卫回到了大帐内。
帐内篝火熊熊,很是温暖。
身体暖和过来的登利可汗,眼睛茫然地对着火堆发呆,一杯接一杯地喝着侍卫递来的酒浆。
侍卫们见他喝得痛快,而自己只能干站着,心中颇为不快。又不敢表露出来,这侍卫就聪明地建议道:“大汗,枯坐着没趣,不如叫来几名舞女。”
正在发呆的登利可汗听到这话,先是脸上发怒,再又无奈地接受了:反正明天的朝阳升起过后,能不能见到落日都不一定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尽情欢乐一下呢?
侍卫立即向外走去,正好遇到权臣骨咄禄走来。
两人一见面,侍卫就低语了此事。
真不愧与登利可汗是同族人,骨咄禄与他长得像,神态也是仿佛。骨咄禄听罢侍卫的话,高鼻梁两侧的眼睛里,立刻发出鹰隼一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