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黝黑双眼看向白衡左胸,哪里原本死去的心脏正在慢慢跳动。
但想想又不可能。
他是见过白衡变为白僵之前模样的,缺失的脏器是被师父用动物内脏代替的。
死而复生虽是天方夜谭,但却不是没有出现过,不过都是死后七天之内复生的,从未见过三个多月还能化白骨为血肉的。像白衡这样的,应该说是借尸还魂。
他不知道从哪里翻来一个书箱,右手手指点在书箱的左上角。
“咯吱咯吱”的声音从书箱内部传来,书箱化成一六尺长,三尺宽的书桌,从书桌下拉出一张小板凳,点燃烛火,安放其上。
在昏黄的烛火之中,翻来了其上一本书。
那是并非秦国小篆,白衡自然不认识。
读书人的习惯果然贯穿了整个历史,和后世一样,这童子先是沉默,后是低声细语,在最后,已是大声朗读。
“梁哀王二十三年,少梁有神人异,曾以养尸封鬼之术而为文王上宾,其所御之尸,似活物,能言语,行动自如,异于少梁大破于秦献公,战场杀人,饮血无数,一人而挡万军,时有人称,异将死于所御之尸,后异果如此,尸杀异,屠九城,梁国亡。”
那童子看了一眼白衡,又对比了一下书中图画。
古代人画画的确一流,但这青面獠牙,浑身青毛的家伙哪里和自己相似。
梁国,白衡对这没有一点影响,这应是战国时的小国。童子手里不知从哪里拿来的野史。
又拿了一份书简。
“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崩,庄王即位,周天子召,庄王往,后庄王归,于巫山见巫山之神,为熊氏之祖,庄王拜之,神取其肋骨,化穆王模样……”
“秦襄公三年,秦国人淜,死后三天复生,时人异之惧之,淜复生之后,以杀人饮血为乐……刀不断首,水火不侵身……”
“始皇帝三十六年十月,皇帝重登泰山二行封禅之事,有……”
白衡没听清楚童子后面的话,反而被他说的二行封禅之事而雷的外焦里嫩。
先秦,或者说汉武帝之前,多以王公年次而纪年。
像梁哀王三十三年,秦襄公三年这些都是王公年次纪年法。
而在历史之中,秦始皇只执政三十七年,后死在了东巡的路上,被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立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导致了秦二世而亡。
历史的细节白衡或许记不清楚,但大方向他还是懂得。
可现在,童子说,始皇帝三十六年二行封禅之事,也就是说,他登泰山封禅两次。
可这怎么可能?
现在秦始皇应该东游出巡,寻找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在海之滨碰见海大鱼才对?怎么会在泰山封禅呢?
还有,现在又是哪一年?
记忆中是三十七年,可童子手里捧着的记录更新的也太快了吧,比某些作者更新的都快。
白衡看着童子秉烛夜读,在童子的身上,他看见了拐点。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却在三十七年的节点之上出现了分支,形成了新的时间点,时间线,未来的一切或许都不会发生。
莫非,这就是因为他来到秦朝而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这蝴蝶翅膀扇的也太猛了吧!
泰山封禅,白衡心中灵机一动。
或许历史不是在三十七年出现的转折,在三十六年就已经出现了。
东郡落下陨石,其上藏有仙术,所以灭杀了所有看见陨石的可怜沙丘人氏,而始皇帝从陨石上习得长生术,从而延年益寿?
白衡搞不清楚是因为前者还是后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历史出现了偏差,这已经不是他所熟知的秦朝了。
童子看了许多书简,但无有例外,全部都是志怪之流,多是些尸体复生,僵尸的记载。
每每找到一处,必然拿书中描述种种与白衡进行比较,走在关键位做下标记。
鸡鸣声响起,童子抬头看,已是白昼,日初升,他收起书箱,背着出了门。
门并不想之前一样紧闭,房门大开,这是白衡第一次看见外面的世界。
青松,白雾,翠竹成林,桃木之下,茅屋两间,茅草之上爬着一两窝爬山虎,又有一两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其间筑巢,朝阳下的幼鸟嗷嗷待哺,等待着母鸟归巢。
而童子也坐在崖边一块大石头之上,打坐,听风雨。
吐纳灵气,吸收紫气。
但白衡并没能在他身上看到想象当中灵气如云烟,紫气似云霞的场面,他只能看见童子如石雕般一动不动。
这修行之术,并不如他想象中那般奇妙。
童子从坐下到起身一共花了两个小时,或许用时辰代替才更有代入感。
一个时辰。
腿也不麻吗?
白衡在心中这样想着。
童子刚要回来关门,就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崖边传来,哗啦啦如水声,可随着时间过去,声如雷鸣,大地也在震动。
童子心里一惊。
赶忙回来,还没来得及关门,声音的主人就已到了近前。
从人到坐骑,皆被武装,人着甲胄,马披铠,黑色大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让那黑色甲胄马铠无形之中多了一丝威压感。
秦军?
秦国尚黑,故军中旗多为黑色,甲胄亦然。
普天之下,尚不曾有敢冒充秦军之人。
秦国厉法严明,虽然在后世因为这些法律而被称之为暴秦,但总体来说,以法治国的方针是正确的。
来人下马,厚重的盔甲连人带武器一起落地,白衡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道闷响,而随后落地的秦军直接将这声闷响化作了雷鸣。
童子轻轻地推上了门,但白衡看见他在推门之前手里紧紧的攥着一个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