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办大学是个出路?(1 / 2)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2254 字 2021-09-12

若是简单的解决目前两三千人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搞一次类似科举考试的招募活动,就能将这个问题暂时压下去。

现在陕甘的主要官吏虽然都到位了,但想办法挤两三百的官职还能挤出来的。传统的解决办法就是这样,剩下的人让他们待考,等下一届再安置。

但李振新总想着能不能找一个更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长期施政打一个好点的基础。草创的时候底子打不好,时间长了就更麻烦。政治制度一旦稳定下来,改革是难上加难。

“别山、对于来陕士子的安排,咱们得琢磨出一个好点的办法,可不能用现行的科举方式简单解决。这样会限制读书人群体发展壮大,天下的官职就那么多,一直用这办法,会阻挠百姓们供养读书人的热情。咱们要解决读书人除了当官,再干不了其它事的历史顽疾!”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说服张同敞这个文官代表。古代为什么读书人群体比例上不去?一方面是受限于生产力因素,另一方面也和读书人出路太少有关系。就现在的这个知识分子比例,能当官的估计百分之十都不到。若是教育普及程度再高一点,那就更可怕。

“邦德、学而优则仕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一下子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现实,那些读书人一时的思想也难有转变!”

“吾知道肯定不能一撮而就,但咱们得有个思路。这样,今年的退役转业工作也要搞了!安排的转业官员数量稍微多一点,用这个办法来引导读书人报考讲武堂参军、谋个进身之阶。你出台个政策,以后让这些为国效力过的人比别人更容易升迁。”

吸引读书人去参军,一方面会军队基层的文化素质,提高战斗力!另一方面也会加强军地之间的联系,是个好办法!

“这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读书人多入行伍,现在看来是好事!咱们兴平军在纪律上就比别的军队强的多,百姓们的风评相当好。”张同敞已经接受了军队管理层知识化的现状,对此并无异意。

“别山、我刚刚想到了一个思路。这些士子的问题咱们这么解决!军政大学开个特科,招两三百人政务工作人员,先培训两三个月,然后组成工作组到地方上经管水利和道路建设事宜。一年以后,根据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委任七品以下的官职!其它各科正常招生,士子考不上特科,也可以再考其它科,三年期满毕业后和特科的待遇一样!”

“还有再办一个师范大学,考不上军政大学和讲武堂的可以在师范大学上三年学!学成后,到中学去教书!教满三年书同样享受特科毕业生待遇!还考不上的,只要是去与咱们军政府相关的产业去上班,满五年相当于师范大学毕业生,他们就能到中学教书。以后待遇相同!”

讲武堂招生的事,启发了李振新!虽然没有找到比后世更好的办法。但通过办大学的方式,将人员分流,这个作业可以抄一下!这玩意既能暂时解决问题,也为以后多渠道安置读书人留了口子。

张同敞听了李振新的新思路后,沉吟良久,说道:“此策貌似可行,不过大多数世子,恐怕会一心考特科,或者是等朝廷开科举!”

“这个问题好解决,所有士子只能参加一届特科、两届大学招生考试,过届之后概不录用!我们军政府以后选官,都从这个体系选,其它的概不承认!”

“邦德,还有一个问题!此次来的士子中还有不少没有功名的童生!这怎么办?”

“童生只能参加一届招生考试,考不上的就需要到中学去学习,拿到高中毕业证后,还能再参加两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