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分强调经史典籍、道德文章,视技术为奇技淫巧。刻意打压技术学说的地位,匠人的地位如今每况愈下。甚至都不如蒙元对匠人的重视,如此打压之下如何能够促使技术的发展。”
“陛下打算怎么做?给予匠人之学提高地位必然招致读书人的激烈反对,臣知道任何有威胁儒家的学说都会被读书人集体打压。”
“单纯的给予匠人地位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要想让天下都开始关注匠人之学,就要把匠人之学纳入科举当中,八股文与经史典籍只是其中一门。”
唐三任大吃一惊,更改科举体制这可是惊天动地的改变,一旦改变必然招致天下读书人的群起反对,因为一旦改革科举制度,他们多年的努力就等于白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陛下,不可啊!若是贸然进行科举改制,天下必然震动,社稷不稳!”
“季重所说朕何尝不知,不过我等施行新政本就与士大夫水火不容,现在还只是浅尝辄止,等到新政开始全面推行开来,才是与他们全面开战的时候。到时候就是新旧之间的决战,我们胜了大明从此走出与以往王朝不同的道路,我们败了就是一次改朝换代,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这话有些沉重,不过当唐三任下定决心追随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为这几年在房山的施政,让他越来越明白皇帝是对的,若是一味的因循守旧,房山现在依旧是原来的那种贫穷。甚至连朝廷规定的赋税都交不起。
如今的房山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新政带给百姓的好处。这天下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什么事都要具体事件具体处理,用皇帝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
“陛下!无论是什么样的艰难道路,臣都会追随在陛下身边,为陛下保驾护航,将新政推行到底,臣知道这新政是真的能百姓富足,国家富强。”唐三任动了真情,士为知己者死。
“我们君臣都要好好的,朕还等着你给朕做内阁首辅呢!到时候朕整日游山玩水,把政务都堆给你,让你天天操劳!”
“臣何德何能,能让陛下如此的信重,这大明天下若是能民富国强,臣就是累死在任上又何妨!”唐三任知道皇帝这是在向他承诺未来自己必定能入阁理政,燮理阴阳。实现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你我君臣都要好好的活着,看着这个天下在你我君臣手上蒸蒸日上,打造一个开天辟地以来最强大的盛世,如此才不负上天让你我在这人世间走上一遭。”
“真要有那一天,臣一定要绕着我大明的边疆走上一圈,看看我大明疆土到底有多大,臣民到底有多富有,军队有多强大,大明的百姓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昂首挺胸,用俯视的目光看待一切的海外蛮夷。”
“好主意,到时候朕把皇位丢给太子,你我君臣一起环游世界,去看我们没看过的地方,吃没吃过的吃食。见没见过的风土人情。”
“如此美好的未来当浮一大白!”
“说的好!快去拿酒,朕要与季重共谋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