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完战场之后,清点完倭军的人数,王瑾犯愁了。两军作战,真正打死打伤的倭军士兵并不多,真正多的是倭军的俘虏。
足足有三万多人,这可并明军的人数还多,这么多的俘虏如何安置就是一个大问题,总不能不管不顾,如倭寇那般畜生一般全部给杀了吧。
为了管理这些俘虏,王瑾专门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就连一休宗纯和留在明军的山名熙高和山名教清都参加了会议。
“诸位说说吧!这些俘虏怎么安置,三万多人处置不好极易出现动乱。”
“要卑职说直接装船拉回国内,卖给交通部或者建设部做苦力。”肖参将发言道。
“这么多人,我们哪有那么多的运力,你说的办法远水解不了近渴!”海军的一个分舰队参将说道。
“那就慢慢往回运,多运几次总能运回去的。”肖参将还是想把这些俘虏运回去,这些俘虏卖给交通部与建设部,能够挣不少钱。
“王公公要的是现在怎么处置这些俘虏的办法,三万多人每天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的补给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的开支。
就算是按照你老肖的办法将俘虏运回国内,我们的运力一次最多能够运走一万人左右,这还是牺牲一部分作战军舰的情况下。
剩下的两万多人对于我们来说,跟三万多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三万我们养不起,两万我们一样养不起。”
“我说老马,关着不行、运回去也不行,别光会挑毛病,你说该怎么办?”
“放了!”老马语出惊人。
“你这是资敌。”肖参将怒吼道。
“不!老马说的对,确实应该放了。”王瑾沉声说道。
“为什么啊?”肖参将不解。
“自己慢慢琢磨,琢磨明白了,你还能再升一级。”
肖参将有些郁闷,怎么自己就没有想明白放了这些人对大明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老马耐心给他解释道:“老肖!这些俘虏放了以后,他们会去哪里?”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回家了!”
“说得好,这些俘虏被我们放了就相当于捡回一条命,只要我们将他们的将军已经把他们抛弃的事实告诉他们,这些俘虏的心里就会对幕府埋下一颗不信任的种子。
即使他们再次被幕府征召起来与我军对阵,只要我们在阵前喊出放下武器投降不杀的口号,你觉得这些被重新征召起来的俘虏还会死心塌地的为幕府卖命吗?
我们之所以把他们放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留下来的俘虏都是老弱,青壮已经被倭国指挥官带走,这些俘虏在倭人指挥官眼里差不多也是累赘。”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俘虏亲身经历了与我军的战争,对于我军的强大有着直观的认识,他们回到家乡就会把我军的强大传播到四方,让倭人在与我军对战之前就会未战先怯,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王瑾补充道。
肖参将听了一头雾水,他就是个厮杀汉,让他带兵打仗还行,这些算计人心的弯弯绕他可玩儿不来。
在一旁旁听的三个倭人都不傻,尤其是一休宗纯更是倭人中有名的智者,他当然知道明人的这一着有多厉害。
而且这是阳谋,就算是一休宗纯明知道明人的目的是什么却没有任何的理由阻止,这关系到三万多鲜活的生命。一休宗纯是亲眼目睹这几万人的来源,那是来自几十个地方,这些人一旦回到家乡,明国强大的消息就会席卷整个倭国。
不同于山名氏的两个家臣,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一休宗纯是个纯粹的爱国者。一场近十万人的会战,倭国六万人马竟然连一天都没有坚持下去,便全面溃败,这种差距之大让一休宗春感到绝望。
散会之后,山名熙高找到王瑾,希望能够在这些俘虏中为山名氏挑一批足轻。王瑾虽然有心扶持山名氏,但是也不希望山名氏的实力太过强大,让倭国失去平衡。
最好的结果是幕府与各地守护大名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这样大明才能从中获利。
王瑾给了山名熙高三千人的名额,这三千人要山名氏出钱赎回,至于出多少钱王瑾没说,山名熙高也没有问,都是心照不宣,无非是将来的谈判中让渡多少利益的问题。
在山名熙高将三千俘虏挑选出来之后,就亲自带着这些人返回了但马,剩下的俘虏在明军管了一顿饱饭之后,便全部遣散,至于这些俘虏回去哪里,那就不是明军所能考虑之事。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王瑾收到了海上舰队送来的消息,朝廷派遣的援军已经到达长崎,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长崎城,在肥前国站住了脚跟。
援军领兵的是本土舰队的金英,郑和现在已经不能视事,本土舰队主要军务差不多都已经移交到了金英与王诚的手上。
此次出战金英带领是个分舰队,搭载着八个协的陆战队士兵,倭国没有像样的海军,海军舰队基本上都是在承担运输任务。
明军的援军虽然只是停留在九州,但是九州其他守护大名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明军援军到来的消息送到了京都征夷大将军御所。
这样一条消息印证了山名持丰当初的判断,说明山名持丰的情报是准确,战败的赤松满佑一回到播磨国就被幕府派来的武士捉拿。
若是没有战败之前,赤松满佑还能升起一些反抗之心,可是现在他已经生不出任何的反抗之心,直接将播磨国的权柄交给了足利义教的心腹之臣赤松贞村。
夺取了赤松满佑手中的权力之后,足利义教倒是难得的显示了一回大度,将赤松满佑安置在京都的府邸,向天皇为其请封。
虽然说借助外敌之手,拿掉了一个强藩的做法并不光彩,但是也让倭国的中央集权又进了一步。随着九州明军援兵的消息传来,在明军中的一休宗纯也返回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