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惠藩的地位有些尴尬,李明勋建议他们下南洋,而鲁监国政权恰逢地盘被郑成功抢了,也要下南洋,于是这些朱明勋贵脱离了朱明序列,成为了帝国的开拓元勋,惠藩与粤西三公合作开拓了九龙地区,而鲁监国的勋贵则开拓了婆罗洲,分别成立了开拓公司,皇室和一干元老都有入股。
随着帝国建立,九龙地区与婆罗洲也就成为了拥有特许状的开拓公司,与非洲开发公司、巴拉望公司及美洲公司一样,只不过九龙与婆罗洲两家公司的股东相对固定,即便后来公开募股,也只是参与分红而没有管理权,后来帝国政府不断通过以授权续约、融资等方式入股,帝国政府成为了最大股东。
帝国开国之后,两家公司的地位有所松动,当时虽然主要问题在于,帝国要求所有伯爵及以上贵族前往申京居住,导致很多开拓元勋反对,但是在面临取消特许状的威胁下,这两家公司最终屈服,而且开放了部分股份。
而最新的转折出现在了美洲改制之后,随着美洲公司辖地变成美洲行省,帝国各阶层发现,好处竟然是那么多,在帝国二十三年完成改制之后,美洲行省与帝国本土的联络日趋密切,尤其是经济日趋停滞的北海三省,随着跨洋贸易而活络起来,北海三省的毛纺织品、铁器及各类手工业产品涌入了美洲,而美洲的毛皮等货物涌入本土,就连申京的纺织业都得到带动,毕竟美洲不只是一个小省的消费市场,还面向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虽然美洲的纺织业等遭到了冲击(主要是技术落后),但是各方都是有利的,美洲不仅没有出现人口流失,反而每年都有数千人到美洲来,而在今年,移民人口肯定能过万。
结果就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受益,而各地经济也都得到了发展,也为帝国开拓美洲注入了新的动力,无论国家还是百姓都是受益的,于是,申京的议院就提议,索性九龙、婆罗洲两大殖民地也改制算了,而帝国二十四年底正式九龙公司授权状的最后一年,所以议院的议员以美洲案例说服元老院、内阁共同倡议,不再向九龙开发公司授权,把九龙地区改制为九龙行省。
显然,九龙公司是不愿意的,于是各方就开始揭老底算旧账,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扯出来,到了最后,安全局都参与进来,给了九龙公司致命一击。
当年皇帝还是太子的时,经历了忠嗣团案,就连皇后都是其中一员,那件大案中牵扯了不少勋贵、议员,其中就包括九龙和婆罗洲两地的前明勋贵,而且这两地因为是殖民地,与帝国的行政、文化格格不入,倒是和朱明前朝没有多大差别,而把两家公司往谋反、割据上一引,直接吓住了所有人,不要说九龙公司,就是特许状还有五年的婆罗洲都请示改制了。
于是帝国二十五年,九龙公司辖地直接变成了一个拥有一百一十万国民的南洋行省,九龙公司的一切权力都转交帝国行政机构,但是改制不是说说就可以,九龙地区的复杂情况也让内阁措手不及。
国内之所以推动九龙改制,主要是工商业主的推动,九龙公司辖地不仅有一百一十万国民团体,还对真腊地区、南掌王国(老挝)有垄断权,如果算上这两大地区,又多了三百五十万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原本,本地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都被九龙公司垄断,每年只向帝国上缴年收入五分之一的分红,帝国财政最多只拿到过三十五万白银的收入,而一旦改制,九龙公司辖地的贸易放开,光是海关收入就不只这一点。
全国上下,只有一个部门提出了反对,那就是海外事务部,但殖民公司归属于海外事务部管理,这种割肉的行为被其反对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在帝国高层那里,还有一个人反对,那就是太上皇李明勋,当然李明勋只是反对,没有阻止,他直接告诉皇帝李君华,这是注定失败的,但吃一堑长一智,未必是坏处。
但帝国发现,为了继承九龙公司的权力,就要履行其义务,也就是负担殖民地的一切管理成本,包括多达七万人的官僚、军队的待遇,而反过来,靠垄断产生的收益却荡然无存。结果就是,在帝国二十五年这一年中,帝国非但没有获得任何财政收入,反而财政账面上亏损了七十多万两。
九龙行省的财政收入外加新增的海关收入都投入进去,依旧不够殖民地和九龙行省的开支,必须让帝国中央政府填补财政,而最大的亏损就是来自于真腊地区。当年为了筹划对满清的全面战争,李明勋联合九龙公司、广南国和暹罗国,发动了对真腊国的战争,把真腊国分割,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但是这个政权仅仅持续了两代二十一年,就完全覆灭了,真腊地区成为了九龙直接管辖的殖民地,两百多万人的殖民地收不了多少税收,反而要维持相当规模的军队和官僚,而贪腐问题又十分严重,成为了改制之后最大的无底洞。
一年的改制,让帝国高层认识到,帝国直辖殖民地,对帝国经济有利,但对帝国财政不利。由此不仅婆罗洲、非洲殖民地逃过一劫,就连九龙的改制也再一次改了回来,从帝国直辖殖民地,变成公司殖民地。
只不过九龙行省依旧存在,九龙公司只获得了对真腊和南掌两地的垄断权,而把赔钱的殖民地扔出去后,九龙一省就是财政盈余的地方。只不过为了安抚各界,新成立的九龙公司公开募股,股东已经大半换了。
九龙改制失败之后,帝国让海外事务部全面调查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与欧洲殖民地的模式,总结出来一个很让人无奈的结论——最好的殖民地,是半殖民地,然后是别人家的殖民地。
帝国拥有很多半殖民地,或者说,几乎帝国所有的邻国都属于半殖民地或者说经济殖民地,在战争中被迫开国的日本自然是第一个,而更多的半殖民地在南亚和东南亚,尤其以中南半岛上的缅甸、安南等国最为成功。
半殖民地没有什么统治成本,帝国可以与之进行相当的自由贸易,是帝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唯一的成本可能就是一开始促进这些国家开国,但这并不一定是战争,比如安南国,当年与满清合作,在满清覆灭之后,为了避免帝国报复灭国,而选择向帝国开放。
而其余国家,帝国借助宗主国的身份,对其国内事务进行介入,总是支持那些亲近帝国的皇子继承权力,一步步的促成开放,其中以缅甸最为典型,在满清覆灭之时,缅甸只是向帝国称臣纳贡,但拒绝开国,帝国还曾制定过对其发动战争,只不过随着大陆扩张,而没有付诸实施,也是在这个过程,连续三代王位的继承被帝国介入,一步步的向帝国开放。
这也促进了帝国国家战略的一个新标准,即殖民地不应该长期作为帝国国家财政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