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章三二六 南洋风云(2 / 2)

“大体上有个思路,第一点,必须完全解除海陆两军对南洋地区的管控,我发现,很多事就是这群家伙没事找事。”李君威当即爬了起来。

他从桌台上找了一杯果汁,自顾自的喝着,林君弘说:“南洋形势复杂一些,解除绥靖制度是不是太鲁莽了些。”

南洋不仅仅是那些小王国和帝国的行省,还有没有建立政权的特殊地区,这些地区要么位于南洋的东部地区,比如马鲁古群岛,那是当年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三国争夺的地方,也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岛。

原有的政权在殖民时代被消灭,或者在帝国取代殖民者之后被消灭。当地的土著不属于帝国国民,显然设立行省是难以实行统治的。

还有就是绿鸟岛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新几内亚岛,原本叫绿岛,后来因为太平洋上很多岛都被叫这个名字,所以改名,因为岛屿形状类似一只鸟,所以叫绿鸟岛。

这座岛上就全都是土地,不少还是食人族。显然也建立不了行省的。

“我的意思是,解除绥靖区,把南洋地区分离,那些苏丹国、王国之类的文明政权,全部由外交部直接负责,建立外交关系。至于的地方,交给海外事务部。由海外事务部进行管辖,这样绥靖区的一些架构可以直接留下,只是不让现役武官管理地方了。”李君威说。

海外事务部本质上就是帝国的殖民机构,管理这些地方其实更合适。只不过海外事务部成立比较晚,那时候南洋的势力范围已经瓜分完毕了,自然也就没有其插手的资格。

而海外事务部也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名义上其属于内阁,其部长长期由内阁副相来担任,但实际上又是裕王李君威的大本营,他只要回国,办公就在海外事务部办公。

海外事务部还特殊在,这个部门与军队、中廷比较密切,大量军方背景的人在里面担任要职,只不过只是有军方背景,除非皇帝直接委任,其余人进入都必须退出现役才行。

“我觉得这样不错,把军队的人都地方治理上抽离,南洋地区也是有利的。”李君华直接表态支持,他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弟弟往自己手下划拉地盘,几十年的时间早已证明,裕王擅长使用权力,但是没有什么权力野心。

那些有权力野心的人,只会享受权力的甘美,而不是在上司面前抱怨权力让自己身体僵直。

“这些未开化的地方还好说,真正关键的是那些已经文明开化的地方,那些大大小小的政权,让人头疼,尤其是那些苏丹国。”李君威叹气说道。

其实这些年帝国对南洋地区的控制并非全无成效,尤其是绥靖区制度下,强有力的控制是成效显著的,其中一点就是控制了天方教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在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三国的殖民者相继退出南洋地区后,这里一度出现了宗教权力真空。因为帝国是没有国教的,帝国那些本土宗教、本土化的宗教,在传教方面面对基督教三派和天方教两大派,简直就是蚍蜉撼树。

多神教在控制人心方面,根本就不是一神教的对手。

为什么在巴厘岛王国受到马打蓝苏丹国袭击后,帝国迅速提供支持,就是因为巴厘岛王国是一个印度教国家,一旦其被马打蓝吞并,那就会迅速成为天方教占据优势的地方。

而帝国在南洋的绥靖区则是把一些原始宗教地区控制起来,或殖民者留下的基督教保护起来,因为这些地区要么文明程度很低,要么宗教势力弱小,根本不是天方教的对手。

“其实现有的藩属国朝贡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我也一直有心解决这个问题。但你也知道,这些年我对外交一直缺乏有效的接触。而对外关系这种事,有些时候不做反而比做要好。

因为只要做出改变,就有可能做错,而恰恰,我们还未到需要改变的地步。”李君华说道。

朝贡体制是因为帝国在东方文明世界中占据绝对的力量优势和文明优势,别的国家对帝国充满向往,又想要得到帝国的保护。在帝国之前,这种体制其实很少有暴力行为,但仍旧属于一种不平等的干洗。

而在帝国建立之后,朝贡体制的迅速重构更多的是东方国家免受帝国的侵略和殖民,其与以前朝代礼节性、秩序性的关系已经全然不同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留下了大量的不可征之国。可帝国对外的征与不征,并不完全受皇帝的控制。资本家需要市场,就会影响帝国的战略。为了避免成为殖民地,避免被帝国强迫开国,索性成为藩属国,就解除了所有危险。

目前朝贡体制并未走向末路,只不过越发不适应了。但李君华从来就是不撞南墙不死心的人,当年外藩改制时,外藩制度也正在势头上,远远没有说生命力耗尽的地步,但因为对帝国有利,因为找到了合适的办法,李君华还是主动推动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但什么不做也不好,我准备从纺织品配额这个问题上深入,缓缓解决。”李君威说。

李君华皱眉:“你是说,先解决广南、日本诸国?”

帝国重要的战略,尤其是内政方面,往往会进行试点,选一两个行省、绥靖区试点,效果好才会推行。但外交上尚无这种案例,听了李君威说,李君华才由此一猜。

李君威摇摇头:“我的意思是,以解决经济问题的名义,解决政治问题。而只要政治上有了架构,那么其他问题就属于添枝加叶了。”

“详细说说。”

李君威说:“广南和日本诸国,与我们有纺织品配额问题,但其他国家呢,未尝不是没有,比如在外交部提交的资料里,帝国与安南就煤炭与纺织品问题达成了合作。

真腊与暹罗也希望帝国能给予稻米份额保护.......。”

安南就是越南北部,可以说是与中国文明最接近的地方,其政治架构与文明可以称得上小中华,而经济上也是如此,完全的小农经济。所以安南对帝国的纺织品课以重税,防止工业纺织品冲垮农村的经济。

但问题在于,安南严重依赖帝国市场消化其产出的煤炭,于是双方就这个问题谈判,都适当放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