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据理力争(2 / 2)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3303 字 2021-08-07

“好个藏富于民、好一个良性循环!然后呢?”不是杨广要说是近似拍马屁的废话,而是他实在受不了杨集的眼神了,因为杨集每次说到昏君的时候,都会看自己一眼,搞得他都觉得自己是那个穷奢极欲的大昏君一样。

“然后?”杨集笑着说道:“遇到灾年时,也要搞大工程。”

听得入神的杨坚也忍不住问了一句:“每逢灾年,朝廷都会赈济灾民,甚至怕他们闹事,加以管束和安抚,如果在灾年搞大工程,不怕灾民闹事?造反?”

“改变以往赈济方式啊。”杨集脑子里迅速组织着思路,继续说道:“灾民一旦无所事事就会生事,即便畏惧朝廷,不敢生事,但心里对朝廷的威压总是不满的。如果朝廷在发生灾害的地方聘请灾民修缮城池、新修水渠和道路,以发放俸禄的方式发放救济粮;既能达到赈济灾民的目的,也能减少地方官员压力,还能建设地方。而朝廷所花钱粮,其实始终只是那救济粮而已。此为以工代赈。”

实际上,赈灾防疫的条陈从大禹治水开始就有了,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后世一些看似先进的理念,其实都是有迹可寻。

哪怕是以工代赈这种看似新颖的方式,在古代也不是没有,真正阻碍赈灾的还是执行力和监督力不足,使救济粮在层层下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损耗,真正落到灾民身上的,能有一半算是吏治清明了。

杨集所说的内容并没有脱离时代范畴,但经过他这么一一讲解,使许多已有的东西变得清晰明了起来,尤其是代工代赈的条例梳理好,甚至足以成为列入史册赈灾案例。

“这一回,大家似乎被卫王比下去了。”杨坚向薛道衡问道:“薛卿,还反对朕修建禅定寺吗?”

“修建禅定寺过程中没有出现强迫的话,确实能达到赈济贫民、藏富于民的目的;如果禅定寺不仅是圣人用来纪念皇后,还是为了给平民百姓增加收入,那老臣无话可说。”

此刻的薛道衡,对于杨集已经是打心眼儿里敬佩;如果杨集这些理论得到切确执行,使穷奢极欲真的起到上位者满意、建设地方、藏富于民的作用,自己真的没有反对的理由。

薛胄、元寿、张瑾等人都是当世难得的人杰,岂能理解不了杨集这些理念?

如果再反对,那就是无理取闹了,实非智者所为,一个个缄默不语。

一瞬间风向突变。

反对建寺的人几乎都改了口,对于让他们改口的杨集,自然是一番吹捧,不约而同的说他字字珠玉、句句在理,也不知是借称赞来抬高自己,还是捧杀。

杨坚见侄儿力挽狂澜,使风向大变,乐得哈哈大笑:“卫王说得有理,禅定寺不是劳民伤财,而是利国利民,既然钱粮充足,那就在农闲之时多多募集平民、灾民,以免禅定寺的进度因为春耕等农时延误。”

“圣人英明。”群臣一揖到地。

杨广着实是松了口气,心知禅定寺这一关是过去了。他的目的已经让杨集做到了,自然没有刷存在感的必要了。只是看向杨集的目光充满了心动,爱才之心几乎都从胸腔里跳了出来。

这家伙小小年纪,却都说出了那么多的道理、治国良方,简直就是治国良才啊!

看来自己所想没错,老臣安于现状,不仅失去了进取之心,反而还卖力阻挠努力进取的人,自己要想使大隋王朝在父皇的基础上进一步辉煌,还得依靠充满朝气蓬勃、锐气十足的年轻人。

“散朝!”杨坚起身说道:“太子留下,朕有事交待。”

“臣告退。”文武百官起身行礼,依次退出中华殿。

杨集也跟着人流一起,只是走了没几步,便听到杨坚说道:“卫王也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