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最是权力动人心(2 / 2)

杨集心中其实也没多少底气、更不知对是不对,毕竟这只是他一家之言,但杨昭心态不太对,抱有患得患失之心,未免他自暴自弃,于是就似是而非的拿来忽悠人了。

只要把他忽悠住,目的就达成了。

不出杨集所料!当杨集开始说“其二”的时候,杨昭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世明呐!你阿耶这么做,是爱惜你、保护你、重视你、锻炼你……如果你心态不对,我都不会说!你呢,只要心中有数即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杨集又不太放心的叮嘱着,省得他把自己给卖了,毕竟这算是在揣摩帝心了。

“莪明白了,多谢王叔解惑!”杨昭重重点头,杨集的话,他是半点都没有怀疑。

杨集又说道:“你在关中,还有一个沉甸甸的使命!”

杨广决定让杨昭留守西京,是当初的关中“贼寇”闹得如火如荼,于是便采取了示敌以弱的策略,希望“贼寇”和背后的主人在迁都之后,跳出来对付没有实战经历的杨昭,以便于将所以不安分分子一网打尽。

暗处,杨广却让杨集令凉州军、会州军、兰州军、洮州军做好入关战斗的准备。而丰州总管鱼俱罗、胜州总管孙长逊、延州刺史屈突通、泾州刺史杨义臣、蒲州刺史郭绚、虢州刺史韦津也接到了类似指令。

这些人全部是杨广的心腹;只要关中事态有变,留守西域的杨昭抵挡不住,“贼寇”数量必将增加数倍,到时候,大家就会一起杀入关中。

在杨广看来,以一个残破的关中来给关陇贵族陪葬,绝对是笔合算的生意。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军改的波折、京兵的谋反,使一切设想都没有发生了。

当杨集将这个失败了的庞大谋划一一说出来,杨昭冷冷一笑:“所谓的关中‘贼寇’,就是关陇贵族放出来霍乱天下的,阿耶的计划虽然失败了,但是东宫十率将士歼灭了很多支;还有一部分‘贼寇’,成了整改后的京兵实战训练的对象。至于京兵歼灭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关中目前是很安定,但我认为那些‘贼寇’只是暂时潜伏,他们的主人如果对朝廷不满,还会出来闹事。”

“如果这样,你立功的机会不是来了吗?”

“我会留意的!”杨昭顿时兴奋了起来。

杨集用一种莫名的目光看了看杨昭。如果记得不错的话,杨昭就是坐镇关中,他从大兴到洛阳朝见杨广时,死活不肯回大兴,但杨广鉴于大兴的重要性,并没有答应杨昭的请求。

杨昭无奈,只好答应回大兴,可忽然之间,他却莫名其妙的生病去世了。

这其中,恐怕另有缘故。

后来,杨广没有定下继承人,而是令杨侑留守大兴、杨侗留守洛阳,可见杨广心中的继承人选,就是他们兄弟中的一人。

外放,其实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理政能力!

如此回过头来看,杨广让杨昭留守关中,实际也如自己所料,只是史上的杨昭并没有领会这层意思,反而以为杨广不喜自己、“流放”自己,所以他在留守期间无所作为、心绪郁结,并落下了病根。而杨昭现在得到了自己的提醒,日后也许有所作为、并且改变命运。

想到这里,杨集鉴于自己的经历,提醒道:“那些人死士众多,到了紧要关头,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下毒、冷箭、暗杀、挟持人质等等,都是惯用伎俩。你要加强防卫力量;精擅近身搏斗的勇士,更是必不可少。”

“侍卫问题不大,但是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谋士幕僚,王叔能否给我推荐几人?”较之方才,杨昭的精神面貌好了许多。

杨集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是太子,又是西京留守,你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皆可向你阿耶开口。这样,你得到的人更可靠一些!你说呢?”

“言之极是!”杨昭若有所悟,连连点头:他明白杨集的意思:自己身为太子,又远离中枢,不能私自拉帮结派,否则,深受其害。

。。。。。

这时,杨昭已经从阴影从心结中走了出来,复又坐下后,笑着放低声音道:“王叔,这几天,有一种不太好听的风声。”

杨集问道:“什么风声!”

杨昭叹息一声,说道:“这些流言主要和杨公有关:一是说杨公生病期间,阿耶三天两头派人探病,这不是关心杨公的病情,而是要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甚至追封杨公为楚国公也是听了术士之言后的一种诅咒。这种诅咒是说大隋有分野之灾,分野之处是在楚地,所以追封杨公为楚国公,以杨公的赫赫声威、功绩镇住分野之灾。”

“二是说杨公生前是议事堂相国、尚书令、左仆射、太子少师、司徒,死后,阿耶又追赠杨公为太尉公、十州刺史、改越公为楚公,另赐财物无数。可是对杨家子弟却不闻不问、一官司不授,于是就有人走茶凉、厚死人薄活人论调。”

“这可是不是什么好的舆论呢!”杨集皱眉问道:“你怎么看?”

“我认为有人想坏阿耶名声,要么是野心家想离间阿耶和杨氏家族,杨氏家族倒是无妨,但杨公部属满天下、桃李满天下,这些人若是与朝廷离心,对朝廷失望,野心家的目的就达成了。”看了沉吟不话的杨集一眼,杨昭续道:“要么是杨家子弟自己在散布流言,他们放出了人走茶凉、厚死人薄活人等论调之后,企图用沸腾的舆情逼迫阿耶授予他们极高的职事官,甚至是剑指相国、尚书令、左仆射这等职务。”

杨集又问:“你个人倾向于哪种?”

“第二种!”杨昭毫不犹豫的说道:“理由是相国、尚书令、左仆射、司徒这等职务太过诱人。而之前,皆是属于杨公。杨氏子弟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继续兴旺,都有争取的心思。”

“如果真是杨氏所为,那么第一种推测便是野心家唯恐天下不乱,在暗中推波助澜了。”

杨集默默点头,认可了杨昭的推断。当年,杨广在储君人选犹豫难决时,杨素坚定的站在杨昭这边,以杨昭的人品和地位,不可能妄加猜测“恩人”后裔,他现在能做出这等定论,可见手上有了不少证据,若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干净利落的说是“第二种”了。

而杨广是你刚我更刚、你柔我更柔的性子;如果杨家安分守己、深感皇恩,身为内史令的杨约绝对能够继承杨素那个相位、继续充当中原士族的利益代言人。而杨素的学堂、民部侍郎杨文思是继承民部尚书的“热门人选”,本来是有可能当上民部尚书了。

但是他们唱了这么一出戏,非但与相位、尚书无缘,恐怕还会受到杨广打压;甚至就连杨约的内史令,也会因为他们的“逼宫”而失去。

杨家人并不愚蠢,可他们却搞出了这种声势,这纯粹是对权力的向往、急切,终使他们迷失了双眼,从而做出了这种蠢事。

心念至此,杨集叹息一声,说道:“权力动人心不假,但不能耍这种小聪明,对权力的过度向往、急切,使他们失了理智。”

“世明,没了杨公的杨家,你可要小心了;千万不要与他们走得太近,省得殃及自身。”

“嗯!”杨昭应了一声,笑着说道:“王叔,我在洛阳逗留了一个多月,最多再有两天,就要返回大兴。我明天晚上设个家宴,你可不能推辞。对了,将婶娘和弟弟也带上,人多热闹。”

杨集在洛阳也没有什么事,便点头答应了:“我明天一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