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唐财政报告(三)——军费(2 / 2)

杨钊曾听杨花儿转述过,说李隆基私底下不止一次对人说,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将领,比汉人将领更忠诚。

胡人在朝廷内没有根基,在帝国内没有归属,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便只剩下君王的恩宠,所以会毫无保留地忠诚君王;而汉人将领则不同,他们的私心太重了,野心也不小,总想着拥兵自重,又想着为自己和家族谋求更大的权势。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所以李隆基能在安禄山面前卸下防备,甚至跨越了君臣间的鸿沟,像至亲好友那样肆意嬉闹,轻松自在。

可问题是,安禄山真的值得李隆基信任吗?

安禄山真的就是毫无私心,又精心打理,才使得他治下的范阳、平卢两镇呈现出与陇右、河西两镇完全不同的面貌,不掏朝廷的腰包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如下。

陇右和河西两镇位于陇右道境内。陇右这个地方,幅员辽阔,但其管辖地大多为高山、沙漠、戈壁,外加之风沙遍地,自然环境恶劣,所以物产有限,单靠本地产出根本无法维持军队的开需,只得向朝廷伸手。

而且,陇右道境内可不止陇右和河西两个方镇,还有更偏远的安西和北庭两个方镇和集团军,其军队人数也都在两万以上。

陇右道本就物产贫乏,还要供应四个集团军的军需,其压力之大,根本就不是皇甫惟明是否善于经营的问题。

而让这个问题进一步严重的,是强大的吐蕃国。

自贞观年后,吐蕃兵出高原,尤其是在抢占了石堡城和小勃律两个军事要地后,数度向安西四镇、河湟谷地、九曲之地等地发起袭扰。这些地方,是陇右道的经济民生要脉所在,也是帝国通往西域的命门所在,虽在几度易手后尚勉强控制在帝国手里,但那里的所有经济和物产也在战火中摧毁殆尽。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描绘的正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唐与吐蕃在陇右搏杀的惨状。

以至于贤相狄仁杰都不忍惨相,向武则天提出过放弃安西四镇的建议。

饱经战火摧残的陇右道,除了向朝廷伸手,几乎是拿不出来一颗粮食来供养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四个庞大的集团军。

再看安禄山。

平卢镇和范阳镇位于河北道境内,平卢镇倒也罢了,范阳镇位于河北道南部,那可是物产富饶之地,只要能维持境内正常的生产秩序,供养十几万军队的日需是不成问题的。

而安禄山的职务中,除了两镇节度使、范阳大都督府长史、契丹奚两蕃押运使等这类军政使职,还兼任了平卢、范阳两镇的经略、营田、水路转运、采访处置等使,这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时截留河北道境内的粮食和赋税。

除此外,安禄山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务,河东道采访使。

囊括后世河北、山西两省大部分地区的河东道,是大唐国的粮食生产基地,杨钊也可以从度支的账簿上查到,帝国的水路运交通网中,从河东道运出的物产,仅此于淮南道,排在第二。

而河东道的主要运出方向有两条,一条是向南运往洛阳、再转运至关中,另一条便是运往了安禄山的范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