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问题还是出在了土地上(2 / 2)

袁大头只得继续道:

“县里也是没有办法,丁户越来越少,税征不上来,便没法跟州府和朝廷交代,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只好向在籍的丁户加重税额,从他们身上把缺失的役税补回来。可如此一来,逃籍的丁户也就越来越多了……包括簿子上登记的这些课户,不少都是死户。他们为了隐瞒土地,不想归还给官府,所以户主死后压根不来县里消籍,等到我们去征税时,才发觉人已经死了,该征的税自然也无处着落。哎,最后还是得转嫁给其他课户……”

这些都属于大家心里明白、却轻易不敢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话,袁大头一直说得很谨慎,边说边观察杨钊的表情。

好在杨钊的表情并没有发怒的迹象,所以袁大头才敢断断续续地说完了。

杨钊自然不会发怒,袁大头说的这些,都在他的预想之中。

反倒袁大头能看清税额和户数之间的关系,让他高看了一眼,还算是有点见识。

杨钊接着再问:“既然户册上的丁户数不实,那青苗簿上的田亩数必定也不实了?”

“肯定不实!”袁大头这次回答得更流畅了些,“青苗簿上的田亩数也大于实际数目,而且夸大的程度肯定比户籍上的丁户数更大。”

袁大头渐渐胆大了些,敢说出更多隐情,“这本青苗簿是开元十一年造的,其后便一直沿用,再也没有重造过,上面记载扶风县有良田一万五千五百六十二顷,但据小老儿观察,现在恐怕连半数都没有了。”

“半数都没有了?”

这回杨钊是真的惊讶了。

一个有着四万口人的上县,却凭空消失了半数的土地,只剩下不足八千顷!

就这么点土地,根本不够那么多人来分。课户们分不到足额的土地,却必须要缴纳越来越繁多沉重的赋税,在这个亩产不足一石的时代,他们根本就无力承担。

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了土地上。

袁大头继续讲述:“杨县尉不信?小老儿可是据实回答,半个字也不敢撒谎。杨县尉可以想一下,逃籍其实并不轻松,大多数课户不到万不得已,轻易是不敢逃籍的。可要让土地消失就容易多了,他们只要隐而不报,或是胡乱报上一通,单凭我们县里这几个官差,是不可能清查出来的。何况他们还可以私下买卖土地,还有不少大户专门干这行勾当,他们联合农户私下兜售,一起对抗县衙,县里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呢?”

杨钊从中听出了关键所在,忙问向袁大头:“照你这么说,县里是有不法大户,专门去私下兼并土地?”

袁大头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逞一时意气,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忙摆着手道:“我没说,我什么都没说……”

“怎的,你要替那些大户隐瞒罪行?难不成是你私下收受了他们的贿赂,所以才要替他们隐瞒?隐而不报,罪加一等!”

杨钊好不容易抓住了问题的源头,怎容袁大头退缩,严厉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