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震惊的消息,立即引发了蜂拥而至的商户们的激烈讨论。
甚至有人替杨钊惋惜:“以前还有人说新来的这位官爷精通理财,现在看来,只怕是一窍不通,硬充好汉……”
他们暂时忘了他们此行是来兑换钱财的。
杨钊也安排了人融入到这些商户们中去,给他们解释这种新的计息方法,并有意地暗示他们,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惠民”政策,皆是因为杨员外体谅众商户的难处,用官府的信誉来托底,给商户们谋福利。
“哦,原来如此啊……”
于是商户们的讨论声更激烈了,中间夹杂着此起彼伏的赞颂声。
“杨员外真是活菩萨啊……虽然,傻了点……”
当他们的讨论最激烈时,事先被安排去扮演商户的托从人群中站出来,高呼:“杨员外就是我们商人的青天官老爷!我不兑现了,我要继续存钱,我要赚息钱。”
另有人高呼:“我要追加存钱,多存点钱,才能赚取更多息钱。”
甚至有人高呼:“我不要息钱。杨员外对我们商户太好了,我们商户也是有良心的,不能赚杨员外的钱。”
这时王伦便会站出来“安抚”他们:“你们的好意,我代杨员外心领了。但杨员外推行这种新的计息方法,本就是要造福你们,你们不要息钱,不是反倒辜负了杨员外的一片苦心么?所以,我们欢迎大家伙存钱,但该付给你们的息钱,一文都不能少!”
“好!好!……”
“杨员外真是大好人啊!”
“感谢杨员外!”
柜坊外响起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经久不息。
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那些托高呼着走进了柜坊,“追加存款”去了。
以之前那十几位代表为首的、本就信任的商户们率先被感召了,也纷纷扬言要继续把钱存放在杨氏柜坊内,甚至有人当即回店里去提取财物,要来柜坊追加存款。
余下的那些商户们也不再犹豫了。
他们本就有将钱存放在柜坊里的需要,如今又相信了在杨氏柜坊内存钱竟有利可图,再也不提兑换的事情了。
一天下来。
汇账后发现,坚持从柜坊内兑换出的财物折价不足五万贯,反倒另有近十万贯的钱财在今天新被存放了进来。
因萧家离开而造成的挤兑风波就此平稳消去。
已更名为杨氏柜坊的八家柜坊里,堆着高达一百多万贯的财物。
虽然这些财物的最终所有权并不归杨钊,但从现代金融的角度看去,这就是杨钊的财物,因为这些财物是实实在在地放在杨钊手里的,可听凭他随意处置。
接下来,杨钊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想怎么将这些财物放出去,为他带来更多的财富,顺便也活跃整个帝国的商贸经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