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男轻女,连皇家也是一样。
就算是妃嫔,如果生了男孩,那也是皇帝有后,皇位有继。当然,前提条件是皇后未诞龙子。
所以,朱由校因为有了俩女儿而喜不自胜,臣子们却有些不以为然,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庆祝和祝贺仪式。
那没关系,朱由校也没想着办个喜宴啥的,收点份子钱。尽管对他来说,钱越多越好,不嫌烫手。
只不过,当桃嫣又跑来报喜的时候,朱由校才发现这个丫头比自己还贪财。
“赏!”朱由校高兴,不计较那点小事情。也难为这丫头了,拎着篮子里的大肥猫跑来报喜。
张裕儿刚生产完七八天,王良妃又诊出喜脉,能不让皇帝高兴吗?
桃嫣领完赏钱,美滋滋地拎着大肥猫走了。
不知道这丫头怎么想的,天天拎着也不嫌沉。大猫也是越来越懒,越来越肥。朱由校猜测,晚上这丫头也是搂着大肥猫睡的。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王体乾看着桃嫣走远,摇头又叹气,不知是怎么个心理。可转回来,便谄笑着向皇爷祝贺。
朱由校又打赏了王体乾,不在于多少,就是个表示,能让老王更死心塌地的效忠。
当然,朱由校也甚是得意。这接二连三的,证明自己龙精虎猛,肾不是一般的好啊!
同时,朱由校也证明了勤劳耕耘必然有收获这个道理。
历史上的小木匠还真是不务正业,成天跟凿子、刨子等工具叫劲。按史书记载:良妃、纯妃等人,被宠幸的次数只有“经年两三次”。
嫔妃有七八个呢,可每个一年才两三回,那概率多低呀,跟中大奖差不多。
而朱由校可是十分勤劳卖力滴,每月两三次都是少的,比小木匠多了十几倍。就算是蒙,也有中的时候吧!
派宫人给王良妃送去赏赐,朱由校才压下心中的激动喜悦,开始处理政务。
随着“帝党”的不断增加,皇帝的工作也在逐渐减轻。听话的官员还不好找,朱由校要的不是文采菲然,而是对朝廷政策的执行力。
也只有把改革政策执行到位,真正地落实下去,朱由校推进的改革才能见到成效。否则,只是上面空喊,下面不执行或乱执行,再好的政策也没用。
现在,朱由校正在看着辽东、辽西送来的加急军报。
刘兴祚的反正是成功了,这令朱由校松了口气。至于战果,已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此次反正行动为什么得到朱由校的极度重视,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或者说是理解得不够深远。
如果只是一个复州,哪怕再加上盖州,朱由校也认为不是此次行动最主要的影响。
前面已经说过,光凭建奴那点人口,没有汉奸助纣为虐的话,根本没有席卷天下的可能,甚至连山海关也不能突破。
而刘爱塔作为努尔哈赤的姻婿,又受到他的十分器重,却叛金归明,对努尔哈赤心理上的打击是难以估测的。
依着努尔哈赤的性格,对汉兵汉将的猜疑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上也因为刘爱塔的反叛,导致努尔哈赤大开杀戒,使诸伪将人人自危。
而这才是朱由校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使建奴和汉兵汉将形成隔阂,削弱并孤立建奴。
所以,对于刘爱塔的反正,朱由校不仅要不计前嫌地予以重用,还要搞得大张旗鼓、尽人皆知。
越是如此,越是在打努尔哈赤的老脸。眼瞎了不成,那么相信器重的姻婿,竟然反叛。
而宣传的声势越大,越会令努尔哈赤恼羞成怒,猜疑心大盛。对那些降金叛明的伪将,清洗得也将更残酷。
其实,对于瓦解后金,分化女真人与降金汉人之间的关系,朱由校还是比较上心的。准确地说,皇帝是对大明和后金的情报战非常关注。
要知道,自努尔哈赤叛明之后,能够屡战屡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在情报战中占了上风。
孙子兵法中就对情报战有着精僻的见解,而谁能及时获取对方的情报,谁就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情报是后金取胜的重要武器,大汉奸李永芳,及其属下的谍报队伍,则是居功至伟,令朱由校切齿痛恨。
所以,朱由校不仅要全力促成刘爱塔的反正,使降金的伪将面对努尔哈赤的猜疑和清洗。更已经对李永芳下手,布置了好几个计策,坑不死李永芳,也让他痛苦难受。
你的痛苦,则是皇帝的快乐,更是无数大明子民的幸福。大汉奸能过得好,能寿终正寢,则意味着无数汉人家破人亡,陷于战火之中。
当然,离间的前提是有隔阂。从表面上看,努尔哈赤对李永芳的信任是绝对的,对他的使用也是放手的,离间似乎不会起作用。
但朱由校却知道,尽管李永芳是一条对后金忠诚的狗,且处处小心翼翼,但努尔哈赤的头脑和狭隘的思想,对李永芳依然存着戒心,并怀疑他的忠诚。
也就在努尔哈赤死前的三四年左右,李永芳被努尔哈赤痛斥、羞辱,最后革职,不再受到重用。直到皇太极继位,才被再次叙用。
朱由校不知道具体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几年正是辽民抗金活动此起彼伏,附金汉官意志动摇,后金统治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
而大量任用汉官汉将,为后金服务,正是李永芳的建议。可以说,这是一条能使后金发展壮大的良策。
等到皇太极重新拾起,并改变了一些民族政策,才使后金政权稳固下来,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但努尔哈赤不具备那样的深谋远虑,他的政策就是压迫和屠杀。
也正是如此,他把后金出现的统治危机归结于依靠汉官、重用汉官的政策,并牵怒于李永芳,将其罢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