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西洋神机,新晋裕妃(求订阅)(1 / 2)

消息在皇宫里已经传开,因宫婢张裕儿召幸有孕,皇帝下旨册封其为裕妃,别居长春宫。

听说王良妃把她的白猫都撸得快没毛了;还听说皇后大度,为皇帝贺,并给张裕妃挑选了老成持重的宫人侍候。

宫中的气氛也有所变化,说是喜气充盈倒不至于。但皇帝心中畅快,宫人们也觉得能轻松一些,却是真的。

连进宫晋见的孙元化,也感觉到了皇帝的愉悦,笑容似乎就没从脸上消失过。嘴上更是一个劲儿地夸赞,弄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要当爹了,管他是不是哪咤,老子也能降服他!

当然,高兴是高兴,可朱由校对孙元化的夸奖却是真的,可不是随心所发。

在当时,操炮者以闽籍炮手最佳,他们是从西人那里偷学去的技艺。但并没有形成理论,而是凭经验发射。

而孙元化则将耶酥会教士的数学几何知识,以及葡籍教官传授的炮术结合起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炮学专著《西洋神机》。

虽然《西洋神机》只是初稿,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却是操炮技术的跨跃式进步。

借助于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等简易实用的工具,可以将复杂的弹道计算变成简单的标尺刻划,进行精确的距离测量和角度定位。

再结合葡籍教官所传授的装弹填药等技巧,炮手的培养和训练便能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从而可以进行大量地培训。

“孙卿的这本书便作为武学炮科的教材,但还要注意保密。”朱由校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能保密一时是一时。

孙元化拱手道:“万岁英明。微臣也是这样想的,但战阵交锋,万一有炮手被俘……”

朱由校对此也只能苦笑,说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是尽量避免了。”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徐卿年纪大了,你这个学生就要多做些工作,为老师分担。朕有意设技术官员这个职级,你回去好好想想,上个题本。”

孙元化有些不解,问道:“万岁,这个技术官员,亦是按照文官或武将的品级来定吗?”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技术官员没有太大的行政权力,但同品级者,与文官或武将是同等待遇。有关退休恩养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一些。朕觉得,这样会让工匠们无后顾之忧,一些独门技艺也不会再敝帚自珍,秘不示人。”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常常讲究什么“传子不传女”,还担心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常常要留一手。

所以,这种所谓的祖传技巧很容易失传,或是越传越少,乃至最后湮灭。

朱由校想把官员区分成行政官员、技术官员和武将这三种,进而形成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

同时,利用退休金制度,也让工匠们尽量没有保留地展示和传授技艺。

当然,这样做的效果应该也是有限。但要推出专利制度,现在的条件还真是不具备。

而且,按照当时人们的思维和心理,能当“官”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估计孙元化、张焘等西学人才,也有这样的想法。

不管是不是这样想的,朱由校都将给予那些搞科技的人才一个官阶和职衔。

这样,他们也不用去从政,就专心搞好科技和学术。历史上,孙元化的从政就是一个很悲剧的例子。

而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鼓励人们走多样化的道路,不是只盯着科举这个独木桥。

如果掌握和研究旁门之技同样能当官,应该会让一些人动心,也会让一些人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学习。

孙元化并不是全明白朱由校的想法,但也知道这对于包括他在内的西学人才,乃至工厂的高级匠人,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微臣明白。”孙元化躬身拱手道:“回去后便马上拟定章程,上呈御览。”

朱由校笑着颌首,伸手示意孙元化坐下,缓缓说道:“事有轻重缓急,工作也不用事必躬亲。管理可是门学问,如何使生产效率提升,还要多想办法。”

孙元化知道皇帝着急的是军工生产,以及自发火铳的研制,马上回奏道:“万岁放心,微臣已经按照旨意成立了攻关小组,并且细化了工厂的生产管理章程。”

稍顿了一下,孙元化保证道:“最迟下个月,应该能看到效果。”

“那朕就拭目以待啦!”朱由校笑着说道:“没有别的事情,今天就到这儿吧!”

孙元化赶忙起身施礼,告退而出。

好消息不少啊,少年皇帝在殿内慢慢踱着步,摸着下巴露出愉悦的笑容。

大奖开在张裕儿头上,其实也不意外,朕枪法准哪!

当然,客观分析的话,就能看出张裕儿虽然只是个宫婢,但除了名分,受到的宠幸也只比皇后张嫣少一点,和两位妃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