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太子监国(2 / 2)

日后漕运沿岸的经济,吃漕运饭的几十万人,其中和与官员牵扯到的利益牵扯越多,之后越会遭大臣反对。

朱标觉得今日不如向老朱提下有关海运一事。

面向老朱,朱标道:“走漕运倒也可行,但因为与元廷连年战乱,运河部分有的出现堵塞和状况,如果我们走海上运粮,节省时间多。

另外前几日父皇让组建的江北江南水师可以护航,如果日后后让北方发达,海运儿臣认为很有必要。”

兵部尚书看了眼李善长,又看着朱元璋,请求示下。

“陛下,殿下这个法子日后可以施行,只不过如今为了稳妥些,还是陆路补充粮草。”

海运?朱元璋一听,皱着眉头思索。

文武百官并没有多少反对朱标提的海运,因为元廷作战以来运河早就停运。

开国初年,还没来得及进行漕运海运,自己现在说实行的可能性非常大。

等漕运有了规模,再去发展时,触动利益的官员可不会这么好说话。

漕运海运并行,几率也是更大些。

“臣附议,微臣认为殿下说的海运日后可以考虑,等徐将军攻下大都之时,连接北方经济和恢复民生时,漕运必不可少,同时也可海运并行,殿下的办法十分英明。”沐英出列说道。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先生认为呢?”

刘伯温答道:“当年元廷和北方部分地区的粮食供应主要取自江南。

江南的粮食都是经海道运至直沽,再经河道运达大都。运往大都的漕粮,在至元、大德年间为百余万石,后来增至三百余万石。元代岁运的最高额为三百五十余万石,可见漕运十分重要。

若实行水,海,陆,定然可以加快南北经济,保大明统一昌盛。”

朱元璋点头道:“咱对太子的想法赞同,咱准了!

如果哪位爱卿还有不同意见,可写奏疏。现在还有谁要奏?”

朱元璋问了几遍,看到没人出班后,道:“今儿咱听到北伐大军的捷报,很是感慨,咱决定去汴梁,再去与徐达汇合。

咱不在的这段日子,刘伯温和沐英,李善长,你们好好的辅佐太子,记住了吗。”

“臣领旨。”刘伯温道。

“臣领旨。”李善长犹豫了几秒道。

底下还有大臣要说自己的意见,都被朱元璋打断:“太子的能力,各位爱卿也看到了,这件事咱说的,就这么定了。”

众位大臣对朱标刚才说扬州恢复,银子他来想办法的事情十分惊讶。

就连李善长心中也冷笑,话虽然说的不错,可兴建扬州不是三言两语,几千两银子就可以恢复的。

这位殿下说话也太夸下海口了些,既然如此,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吧,可不是凭着勇气和嘴就能解决的,那可是要用白花花的银子和白花花的粮食才行的。

朱元璋道:“后日咱会带着胡惟庸他们等人北上,扬州筹钱的事就交给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