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七月流火(2 / 2)

这是真实有史可查的,而且是西方人自己写的历史上记录的。

16、17世纪西方甚至掀起来一次学习中国的热潮。

但是这一古老的制度延续到清朝这里已经失去了其活力,限制了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力。

淮海军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成立军政府,并且取得地方的控制权。

本身也是钻了这一制度的空子。只要搞定了地方县府的主官,就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了。

痛定思痛的董书恒自然要想着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于是淮海军直接将政府建立到乡镇一级。各个村的管理虽然还由各自推荐的村长掌管。

但是村长要接收乡镇的工作指导,村中的治安都是由民兵负责,而民兵一般都是由淮海军派人管理。

什么皇权不下乡,在两江地区不存在这种情况。

当然淮海军的管理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在江西地区。

江西在清朝文风最重,同时也是地方宗族势力最强的地方。

虽然太平军占领江西的时候打压了一批士绅地主。但是却没有伤及根本。

那个时候为了能够快速地收上税粮,太平军也学会了跟地方士绅地主妥协,没有像在江宁一般,全面打压地主士绅。

淮海军的政策很简单。你跟我合作,家中子弟也可以参加地方行政人员选拔考试,参政做官都没问题。

但是必须要执行我淮海军的法规政策。要是搞对抗,也没问题,一个特战小队派出去,抄家灭族分分钟搞定,这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哪怕是住在深山老林中的那些排外的家族势力同样如此。在淮海军的辖地不允许出现法外之地。

董书恒这个穿越者前世学的是法律,看起来是最没用处的专业。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深知用法治国是最有效也是稳定的治理方式。

……

再来说一下中路和北路的两条战线。中路军,教导师打下安庆这个石达开的大本营后,一路将战线推过湖口。

水路并进攻下九江府。当大军从九江府出发,准备去堵石达开后路的时候。

石达开玩了一招金蝉脱壳。他留下了一小部分兵力迷惑左宗棠。自己则带着主力偷偷南下。

遁入武宁山区然后进入湖南。一路上石达开避开重要的城池。只攻打一些小县城、集镇,获取补给。

湖南巡抚骆秉章还没反应过来,石达开就已经要穿过湖南。

石达开也是钻了一个空子。为了防止跟淮海军发生摩擦,骆秉章命令湘军向后撤退,湖南与江西之间留下了一个缓冲区。

正是通过这个缓冲区,石达开进入了广西,回到了太平军起家的地方。

实际上石达开早就想回到这里了,原来他做不了主,现在天王东王已去,石达开在思想上再无掣肘。

真正是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湖北巡抚衙门。

左宗棠正在接待一个特殊的客人,不得不将府内不相干的人都支了出去。

“你们总统答应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左宗棠对那人问道。

孙义,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年人,气质上有些像是儒生。

实际上他以前是董家的一个伙计,为人精明,善于察言观色。

董书恒将他安排在左宗棠的身边,作为一个联络人。

“左帅,您放心,我们总统最近不是还没闲下来嘛,下个月一定将两艘炮艇还有你要的装备给您送过来。”左宗棠不仅是巡抚还是鄂军的统帅,他喜欢叫人喊他左帅。

“哼,这个兔崽子,让老子帮他啃硬骨头,自己忙着占地盘,真是岂有此理!”

“现在答应好的东西还不给我赶紧送过来,竟然还拖延。”左宗棠得理不饶人,当着孙义的面骂道。

孙义是少数知道左宗棠与董书恒之间关系的人,所以对左宗棠的话不是很在意。

从一开始算计太平军的时候,董书恒就跟左宗棠约定好了,让左宗棠拖住石达开。

当然这次老左也不白帮忙,一开口就要了两艘蒸汽炮艇,25门火炮以及两千把来复枪。

左宗棠知道淮海军有更好的火枪,但是知道那是董书恒的宝贝疙瘩,不外流的,而且那种枪容易出故障,保养起来麻烦。

再说北路战线。

王从志将火炮都拉了过来,对着城墙一通炮火下去,终于将城墙还有城外的阵地给炸平了。

进攻出奇的顺利,打到城内也只是受到了零星的抵抗。

最后抓到俘虏一问才知道,罗大纲已经率领主力向西退去。

于是王从志赶紧派遣骑兵团前去追击。

骑兵团在路上遭到了太平军的伏击,一下子被打得措手不及,还是凭着速度脱离了太平军的包围。

之后骑兵团只敢远远地坠在太平军的后面。

罗大纲趁此加快速度,赶到了六安,卷上了六安的所有青壮财物后,遁入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