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〇六章 江南大营覆灭(1 / 2)

张国梁虽然逃出了城,但是心中依然忐忑不安。

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他只能在前方多加哨探。但是现在张国梁的手下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想早点跑出去。

队伍过了溧水后拐向北行。在赵庄的位置,突然有一队太平军精锐杀出。

这是罗大纲从镇江带出来的太平军精锐。接到天京进攻江南大营,以及张国梁部在常州的消息之后。

罗大纲就看准了这是次绝好的机会,运作得好的话,可以一举灭了江南大营,极大地改善天京的外部形势。

要说打仗的战略眼光,在太平军中除了翼王石达开,恐怕就要数罗大纲了。

历史上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就急于图河北,取燕京。对此,罗大纲清醒地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徐州、扬州)席卷山左(山东),再出山右(山西),会猎燕都”。

并警告说:“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除此二策外,罗大纲还提出,既建都南京,务必多造战船,精练水师,战舰建成之前,应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抢占长江水上优势。

可惜这些具有战略观点的正确建议未能为专权的杨秀清所接受。北伐军临行,洪秀全也以“诏告”叮嘱:“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以縻时日。”真是昏庸已甚。

对此,罗大纲清醒而痛心地指出:“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噍类矣!”果不出所料,北伐军惨败于天津,太平军最终被消灭。罗大纲的话,都不幸而言中了。

这次,罗大纲兵分两路,一路是1000多精锐,由自己亲自率领埋伏在张国梁回江南大营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张国梁。

当然罗大纲当初计划是袭扰迟滞张国梁的队伍。因为张国梁原本手上有5000多人,不是自己能够一口吃掉的。

可是没想到等到的是张国梁率领的1000多残兵败将。罗大纲不知道张国梁这是被谁攻击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张国梁是不可能是再摆苦肉计的。

所以他二话不说全军杀出,张国梁的手下原本就士气低落,还一口气跑了上百里路。

现在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太平军的对手啊。一个照面就被太平军打的溃不成军。

张国梁在逃跑的时候被罗大纲一箭射中后心,一届满清名将就此陨落。

这一战,太平军诛杀张国梁及手下1000多人,缴获战马700多匹,还有大量兵器、甲胄。

罗大纲都不知道该去感谢谁。到底谁是那个好人,将张国梁打的狼狈不堪,然后又送到了自己的手上了呢?

罗大纲派遣的另外一支队伍则大的多,有3000多人,由自己的副将齐刚率领,沿着陆路由金坛前出,向常州方向进击。

他们原本以为张国梁仓促退出,常州必然空虚。

之所以走陆路,是因为在江面上太平军被彭玉麟的长江水师彻底打怕了。

哪怕是罗大纲这样的水战名将,也拿淮海军的长江水师没有办法。舢板对战蒸汽轮船,武器上的代差太大。

因此在江面上罗大纲都是避开淮海军的水师,利用镇江的炮台进行防御。还好太平军的水师也一直没有攻击镇江。

这三千人的速度非常快,本来就是为了打常州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有人比他们更快,二师的骑兵团奉命追击张国梁部正好跑到常州西南的牛塘,双方的哨兵都提前发现了对方。

让太平军奇怪的是对方明明都是骑兵,却没有直接冲杀上来。

实际上因为这个骑兵团还只能算骑马步兵团,他们的训练时间不够,只能骑马赶路或者追击敌人,并不能在马上冲阵。

而且这个地方四周都是水稻田,并不利于骑兵的展开。

骑兵团下马之后,原地开始构建阵地。他们的步枪射程远远超过太平军的弓箭还有火枪。构筑阵地主要是防止太平军火炮的轰击。要知道太平军可是有很多老式火炮。

淮海军依托田边的沟渠,很快就建好了一个防御阵地。

太平军那边虽然碰到了敌军,但是并没有退却。面对清军,太平军还使很傲气的。

虽然从扬州退回来的人把淮海军传的神乎其神,但是在太平军的眼中清军都差不多。

齐刚决定试一试这支淮海军的深浅。

淮海军这边骑兵团一边构筑工事,一边派快马把情况通报给了南门外的步兵第二团。

二师的师长杨炳春正在二团,他当即决定由二团悄悄地绕到太平军的后方,骑兵团原地阻击敌人,吸引敌人的主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