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了解过,菜油、肉食在江南的需求很大,而且每年都在增长。
孙可望对石开说,这大豆可以炸油,油能买到江南,豆粕可以用做饲料喂猪,问石开有没有兴趣投资炼油作坊,销售豆油和豆粕。
孙可望到河东后,那些支持土地私有的官绅和商人,并不敢明目张胆的给他使绊子,以免得罪坚持推行公有制的高欢,但是不使绊子,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办法,阻碍公有制的推行。
孙可望原本以为,只要他将农场办好,种子播种下去,丰收后直接数钱就行了,可他很快发现,豆子种出来后,明明有需求,却没有销路。
他派人去联系,江南各大商号,都没人愿意采购。
孙可望知道,这是支持私有制的官绅和商贾,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意图让农场的豆子没有销路,让农场经营失败,从而达到阻止公有制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困难,孙可望并没有屈服,他在乾朝做官数年,从县令做到一省布政使,自然也有些关系和实力。
于是,孙可望便想着,百姓有钱后,消费的需求摆在那里,而油又是生活中的必须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于是便开始动用政商两界的关系,准备找人生产和销售。
石开在孙可望担任应天知府时,接了大批工程,赚了大钱,便成了孙可望联络的人之一。
石开听了孙可望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动心,于是便答应与河东布政使司合作,投入资金进行豆油的生产和销售。
在江南做建筑生意,必须要有靠山和关系,石开退出建筑行业后,正在寻找机会,觉得有河东布政使司背书,进行豆油生意确实是个机会。
在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石开便回到了江南,开始了解市场上的行情,很快发现豆油价格再涨,果然有利可图。
于是,石开在江南采购器械,运到河东开办榨油工坊,并在江南开设店铺,并选择销售渠道。
这时,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说河东今年有大批大豆上市,将要炼制成豆油,便陆续有商人找到石开,要向他订购豆油。
短短一个多月,石开就接到了几十万两的订单,需求已经远远超过工坊的产量。
这时石开手里的银元,已经全部用来购买器械,开办炼油作坊,还有开设商铺,招募工人,手上已经没有银元,可以用来进行扩大生产。
就在这时,又有几家钱庄和银号主动找上门来,要给石开贷款。
对于贷款,这件事情石开也算熟悉,高建筑时接了官府的工程,官府往往只给一到三成资金,让工程启动,剩下的钱需要建设的商社先垫上,把工程建造好,官府验收合格后,才会給商社付尾款。
在建设的过程中,石开也曾找银号借过银元,等工程干完,拿到了官府的尾款,便将借的钱还给银号。
现在这么多豆油的订单在手,只要能够生产出来,就能赚钱,那么找银号拿钱,扩大生产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石开便大举借债,用来扩大生产。
六七月间,河东的大豆果然丰收,石开等人的炼油作坊,便全力生产,而就在各人都以为将要大赚一笔时,江南的菜油价格却忽然暴跌,而原来下了订单的商号,也纷纷毁约。
豆油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商社没有进账,农场的货款要付,银号的钱要还,工人的薪水要发,石开顿时就陷入了将要破产的境地。
(求月票,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