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进入梁国为官后,阮大铖很快就发现,梁国官场的规则与明朝完全不一样。
在梁国官员有严格的考评制度,干什么事情都与政绩相关,而且梁国将舆论管得死死的,以前的斗争方式也被改变,不能随便放嘴炮,捏造事实去攻击政敌。
梁国的政治斗争,要搞倒一个对手,变成了谁贪污受贿,谁的政策失误,谁没有贯彻藩府的政令,这些实打实的问题,而生迁则主要看官员的政绩,能否完成议政院交代的任务。
阮大铖学习很快,他了解梁国官场的规则,立刻就转变作风,开始给自己树立清廉、正直、严厉、干练的清官能臣形象。
去岁一年,他在省里政绩斐然,得到上面的认可,年初时被调入工曹担任参判,成为副部级大员,进入梁国中央高层。
工曹就是明朝的工部,以前地位不高,却油水十足,现在更是不得了,不仅修宫殿,修衙门,改造城池,造兵器,造海船,还控制大量工坊。
新官上任三把火,阮参判上任后,立刻就开始在南京附近的国营工坊进行调研。
他做事雷厉风行,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问题,不到一个月,就有三个国营工坊的经理因为经济问题被停职调查。
阮参判虽是副部级的领导,但是却很亲民,视察完工作便直接在金陵制造二分局的食堂吃饭,不过当阮大铖见到小食堂,还有工坊惊醒准备的一桌菜肴后,却勃然大怒,这明显已经超过了吏部规定的四菜一汤的规格。
阮大铖训斥二局的官吏一顿,便径自走到外面工匠食堂,打了一份普通工匠的饭菜,坐在几名制造局的工匠对面,吓得工匠们浑身哆嗦,不敢动弹,连饭都不敢吃了。
不过对官吏严厉的阮参判,对于工匠却和蔼可亲,询问工匠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是否满意工坊给的工钱,还鼓励工匠向他反应问题,多提意见。
随行的记者记录了这一幕,准备回去之后,就写一篇关于阮参判的报道。
这时阮大铖起身,工匠起身相送,桌子上的饭菜都没动,已经凉透了。
视察完金陵制造二局,阮大铖便准备动身前往龙江船厂,可是刚出二局,忽然有一名心腹过来,对阮大铖附耳低语几句。
阮大铖听后,遂即吩咐属下,“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视察。”
语毕,阮大铖登上备好的马车离开,众多官吏只以为工曹判书,或者议政院的宰相们召见阮参判,有更重要的事情,感慨阮参判日理万机,便都各自回去了。
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南京城西莫愁湖边,属下叫醒了阮大铖。
这时湖边出现一艘小船,阮大铖独自上船,然后又登上一艘豪华的花坊。
这不是秦淮河上的青楼画坊,并不对外营业,属于南京城中的某位大佬,专门用来朋友聚会,联络感情之用,不会担心被国安司知晓,被报纸曝光。
此时阮大铖上船,一名穿着华服的商人大笑着迎面走来,“阮大人!等你许久了!”
阮大铖客气道:“谭兄!”
在古代商人地位低下,不过眼前这人虽是商人,可却手眼通天,南京城内好几个改造工程都是他在建造,可谓家财万贯。
不过单单如此,还不能让阮大铖对一个商人这么客气,阮大铖之所以给他面子,主要是因为他身后的人。
两人在画坊内坐下,阮大铖开门见山,“谭兄找我来有什么事情?”
最近两位王妃分别诞下一子,必然会影响梁国的政治格局,阮大铖有些不想为那人效命了。
谭姓商人沉声道:“阮大人在南直隶为官数年,有一定人脉,上面有件事情想要阮大人去办。”
说完,谭姓商人靠过来附耳低语一阵,阮大铖神情数变,最后阴沉着脸道:“好吧!我在臬司衙门有点关系,让那边的人把案子办成铁案!”
(求月票,推荐,追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