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全力冲刺,一月一个样
虽然不少工人表示要在厂内继续拼搏,主动放弃假期。
但是除夕晚上江辉还是让大家回家过年,第二天大年初一也是放假一天。
等到大年初二,再接着生产后续的样车,以及针对已经下线的样车做各种测试工作。
毕竟大家都住在距离工厂不太远的地方,这个时候还不放点假,实在是有点说过不去。
当然了,军心可用,江辉也不会错过这麽好的机会。
一系列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是在年后陆续正式颁布。
甚至为了让现场的工人能够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级别,甚至转入技术岗位,研发中心还专门在年后开设了学习班。
下班之后许多工人都抽空出来学习两个小时摩托车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比如负责安装螺栓的工人,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应该按照哪些操作手册去组装零件,而是会跟着去学习一些螺栓的加工知识,以及力矩相关的各种知识。
反正工厂还没有大规模的投产,工人们的时间整体上是比较充分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内部的情况,可谓是一天一个样子,变化非常的快。
许多工厂经过了几年努力都没有办法实现的目标,在这里几个月就实现了。
要是有外人过来参观的话,甚至会觉得工厂现场的管理跟华夏的其他工厂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小江,这就是你们的宝马70?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啊。」
春节假期刚过,秦浩作为一机部的代表就先过来考察。
后续郑海明这个新任副部长和周建也会过来考察。
可以说,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现在也算是一机部针对经营不善的工厂改革的典型案例,大家都很重视。
「我们的宝马70是宝马科技充分的融合了国际上先进的摩托车技术,从海外引进了经典的设计。」
「虽然不能说它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但是跟国际主流水平相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最关键的是通过推进宝马70的生产,我们厂逐渐的形成了完善的一整套体制,为今后导入更多的新产品做好了准备。」
江辉亲自给秦浩介绍宝马70,甚至江辉自己作为司机还载着秦浩在工厂内转了一圈,充分的体验了一下这辆摩托车的乘坐感受。
「去年有一次开会的时候,五机部那边跟我们炫耀说嘉陵厂搞出来了国内第一辆的民用摩托车。」
「但是他们的产品后面经过确认,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改善,成本很高,一直都没有大规模的生产。」
「现在我们一机部后来者居上,顺利的实现了弯道超车,这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啊。」
一机部跟五机部以及其他的一些部门之间,自然也是存在竞争关系的。
特别是伴随着五机部下属的工厂开始军转民,一机部和五机部下属的工厂之间的竞争和对比也开始变多了。
以前,同一个类型的工厂都是在同一个部门负责,不管好坏都是这个部门的事情。
现在分处于不同的部门,要是差别比较大,对比效果就出来了。
上级领导自然也能够看到这一点。
所以秦浩其实也是有压力的。
特别是在汽车和摩托车这个领域,甚至是电视机等相关产品上面,不少军转民的工厂都把眼光瞄准了这一块的产品。
到时候一机部下属的工厂不争气的话,秦浩他们绝对是脸上无光,甚至未来的前途都会变得比较暗淡。
特别是现在上面强调经济建设,这方面的影响就更加大了。
「目前来看,我们的宝马70还是出于领先地位的。」
「不过我听说嘉陵厂那边正在跟东瀛的本田技研谈判,准备从他们那边引入一些摩托车技术,到时候他们的产品质量应该也会有比较大的改变,甚至直接引入本田的摩托车产品的话,跟我们之间的竞争还是会比较激烈的。」
虽然江辉有信心超越嘉陵本田的市场表现,但是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话说的那麽满。
在摩托车领域,本田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至少现在的宝马70,如果跟进口的本田70相比,质量上就还不敢说做的更好。
特别是一些零件的精加工,这方面的东西是嗯设备的精度密切的相关。
没有先进的工具机,你就是把零件设计的非常完美,最终生产出来也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这方面的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赶上来。
「这个事情我也有听说,五机部那边想要搞摩托车和汽车的工厂有不少,嘉陵厂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不过我对你有信心。」
秦浩这话还真不是开玩笑。
通过这两年的了解,他对江辉的实力是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原本一潭死水,处于死局之中的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承包给江辉之后,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如今已经成为一机部备受关注的对象。
按照江辉给一机部汇报的资料来看,一旦宝马70正式量产,他们的员工数量就会快速的扩充到500人,预计在今年年底会突破1000人的规模。
这个数字,秦浩觉得还保守了。
甚至是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考虑到了各种加班的生产状态,才只要1000人。
要不然得话,今年的产量一旦超过1万辆,员工数量达到两千人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