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我主沉浮!(2 / 2)

韩起有这种想法,证明他的脑子至少没坏掉。

而他不会知道士匄已经提议,只是被吕武拒绝了而已。

话说,魏氏怎么突然间跟阴氏反目成仇?不就是魏绛坚定认为吕武会对魏氏下手,逼得魏绛选择先下手为强嘛。

聪明人已经看出来,他们只是不说而已。

说了,不管是对是错,阴氏胜了会算账,魏氏赢了未必会感谢,多那个嘴干什么?

韩起抬起头时发现吕武盯着自己在看,控制不住浑身一个颤栗,脸颊也抽搐了几下。

有那么一个问题,吕武怎么会拒绝士匄的提议呢?

或许士匄有心帮阴氏吞并韩氏,也可能是范氏对阴氏的一次试探,更加可以是范氏想让阴氏掉进坑里。

阴氏才刚刚灭了魏氏,马上又对韩氏动手,其他家族会怎么看?

不管魏氏是不是自己找死,魏氏以前跟阴氏的关系很好是一个事实。

阴氏灭掉魏氏,下一刻立即对韩氏动手,其他人不会去深究里面有什么原因,他们只知道阴氏连旧情都不顾,一灭就是两个老朋友,害怕或疏离将成为注定的事情。

强不强大是一回事,连一个盟友都没有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当前阶段来论,阴氏哪怕是强到能够怼天怼地怼空气,绝对不能没有盟友!

现在的格局是没有盟友就代表着众叛亲离。

一旦世人都觉得阴氏应该灭亡,阴氏就会到了举世皆敌的境地。

或许有人会觉得只要足够强大,没有盟友或是举世皆敌根本不算什么。这种观念正确,但也错误。

没有强大到能与全世界对抗,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或许是能坚持上一段时间,对外战事失利一次,内部必定会出现问题,再来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导致败亡。

吕武要做的事情是开启历史先河,不论是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每一个步骤都带着风险。

根据实际情况而言,吕武决定了阴氏不能作为独一家,需要有人来分担风险。

另外,吕武选择不灭掉韩氏也有相当的理由,首先是不能间隔的时间那么短对两个“老朋友”下手,再来就是一旦“化家为国”需要让韩氏作为一个缓冲区。

说得更透彻一些吧?吕武也许会让韩氏挪个位置变成韩国,作为阴氏与范氏立国之后的缓冲区。

这个缓冲区的作用要看时局的发展,若是来自诸侯的威胁解除,到了阴氏跟范氏相抗衡的阶段,缓冲区自然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阴氏和范氏不出现交战前,缓冲区则是让阴氏和范氏有安全感的作用。

所以,吕武一旦开始了“化家为国”的动作,晋国会分裂为四个国家?

上述并不是最终结果。

还是那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事情会走到哪一步要看实际情况。

吕武接手了军队的指挥权,干的事情却是让士匄统兵作战。

存在区别的是,吕武没有接手“斗首”的战事指挥权,新到来的七万晋军不归士匄管辖;吕武接手指挥权又让士匄统筹战局,士匄则是能够调动全军。

现在的战争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跟到了无所不用其极阶段的战争是两回事。

总得来说,当前的战争比较看重军队的素质,对指挥官的要求则不高。

在看重军队素质的当下,指挥官对战局的作用很有限,看的是国家的硬实力。等于说无法玩脏手段为前提,弱国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性。

晋军邀战,列国联军却是选择挂起了免战牌。

换作是往后的时期,进入交战状态才不会去管什么免战牌,现在反晋联军将免战牌一挂,至少能得到三天的喘息时间。

“楚君招并未拔营进兵,仍在‘圉’无有动作。”士匄明显搞不懂楚君熊招的路数了。

吕武问道:“有五万楚军北上援卫。此地楚军仅有万余?”

士匄还没有反应过来,答道:“正是。”

吕武干脆就将话说得更透彻一些,道:“如此,此地敌军以郑居多,宋次之,列国再次之。楚国虽与列国互盟,然,楚国岂会放弃吞并诸侯。”

这一下士匄立刻懂了楚君熊招为什么不进兵。

说到底,不管是哪个国家在“斗首”这边损失惨重,反正对楚国都是有利。

以楚国的角度,他们巴不得郑国、宋国……等等列国损失惨重,能给晋国带去够大的伤亡更好,输家总归不会是楚国。

士匄突然笑了,说道:“宋国危矣!”

可不是嘛!

宋国要援救卫国,两万宋军被洪水冲得只剩下数百,他们还在“斗首”折损了将近两万,现有的三四万再打没了的话,宋国还能集结起多少军队?

吕武心想:“郑国可以灭亡,宋国则不能没那么快,有必要还是必须拉宋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