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把辛评的支吾看在眼中,跟刘备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和蔼,荀攸才继续说道:
“不过,本初公是否真的说到做到,肯与袁术恩断义绝,还得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其言不如观其行。汉中王仁德,始终以诛除国贼袁术为先。袁术未亡之前,汉中王也不想跟贵军冲突,你们若是真以汉臣自居,这点上好自为之吧。”
荀攸这个弥补,也算是为刘备和袁绍的全面开战打了一针缓冲:哪怕将来的天下有东西二帝,必然要分个高下,但第一步还是要诛杀弑君国贼。
谁能在灭弑君国贼的事儿当中出力更多,谁自然也能赢得更多的天下人望、以及其他摇摆诸侯的认可。
而谁若是在袁术被正法之前就对另一方动手,那多多少少也算是破坏了除贼大业,就算得到一点小利,也会在外交和政治上大大失分,被其他诸侯找到抨击的把柄。
虽然,这个其他诸侯也不多了,无非就是曹孙而已,但他们的态度和承认倾向还是有点价值的,哪怕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承认,也不能为了一郡一城的得失而因小失大。
荀攸把条件说完之后,刘备又亲自上场,摆出一副念旧的人设,安抚了辛评几句,还留他吃晚饭,这才放走给袁绍回话。
另外,袁涣虽然投了刘备,但袁术派来的使者还有副官、还有从人,那些人里除了袁涣的私人心腹外,其他也都会放回去,给袁术带个话,让他洗颈待戮吧。
送走全部使者之后,刘备操劳了一天也够累了,正想歇息,荀攸却显得有些没眼色,还想跟他连夜聊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备不由奇怪:“天色已晚,公达何不歇息?”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大王,今日辛评所转述袁绍图谋,虽然荒谬狂悖,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刘和欲效法光武帝跳过成哀平孺子婴一般,跳过质桓灵与先帝追尊皇考继嗣。此法,其实大王也可以用,大王岂有意乎?冲帝冲龄夭折,尊为皇考或许不合适,但可以尊顺帝为皇祖。”
说人话,就是汉冲帝幼儿状态就死了,所以不能认汉冲帝为爹,但是认汉冲帝的父亲汉顺帝为爷爷倒是可以的。
跟刘秀一样越四代,“纵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岂不美哉?
这都现成的制度可以直接捡便宜。
刘备显然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此刻被荀攸直接说到了执行层面的细节,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刘备想了想,叹息道:“天下无主,四方彷徨。若果天命在孤,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岂敢推辞?不过,还是要先慎重为上。数月的时间还是等得起的。眼下先要痛击袁术,取得几场大胜,天命才有说服力,否则羞谈此事。”
刘备这意思,就是稍微拖几个月造造势、做点准备工作,顺便期待军事上有一点成绩,为称帝锦上添花粉饰一下。
毕竟历史上曹丕篡汉的时候,发生在前一年的农历十月底,而刘备的称帝发生在次年的三四月份,这中间也隔了五个月呢。
哪怕考虑到历史上的蜀道艰难、消息传递本身需要个把月时间,那也说明刘备为了称帝的事儿,准备了三四个月。包括中间要两次劝进婉拒,祥瑞也要搜集、地方上的表忠心的事儿也要筹备,这点时间是绝对不算久的。
刘备现在要求一边准备起来,把典礼可能用到的东西、制度都安排好。另一边希望在军事上打个大胜仗。
不管是袁绍得手还是刘备得手,至少要把袁术现有的雒阳和宛城这两个最重要根据地拔掉一个,就算杀不掉袁术本人,那多少也能对天下交代了。
趁胜称帝,那样才吉利稳固。
荀攸见刘备原则上接受了,只是还需要时间按部就班准备,也就不再多劝。
当下表示明日起就用心规划攻打函谷关或者峣关、武关的方略,看看北线如何收复宛、雒。
同时,也会关注一下南线战场,看看此刻应该已经从长沙郡北上讨贼的李素,带着赵云甘宁等人,有没有打出什么战果来。毕竟他们与袁术的领地之间只是隔了刘表的领地,但一马平川没什么险要山隘栈道。
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南线战场,李素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只是道路远隔千里,中间还是敌占区,所以消息传递不过来罢了。
而且刘备拒绝袁术、招降袁涣,还造成了袁术在外交上的又一次冒险,这也导致南线战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这些都是后话了。
——
三更,今天其实一万两三千字了,算还两更吧,把七千和七千五打赏人次的欠更还了。(翻了下旧账,很久以前只还到六千五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