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虚与委蛇(2 / 2)

十二岁的刘协,在几个宦官的搀扶下,稳稳走上龙座。看着领班的王司徒带着其余两班朝臣依次入内,他自己的内心也颇有几分激动。

因为王司徒前天私下里告诉过刘协了,年少的皇帝知道今天是传国玉玺重献朝廷的大日子。

对于这事儿的象征意义、以及献出玉玺的李素究竟有没有别的企图,年少的刘协也私下里问过几个人,主要是他身边的贵人伏寿和一些宦官。

伏寿还是少女,对朝政懵懂无知,也说不出什么来,但那些宦官,却无不诚恳地告诉小皇帝:李伯雅天下忠义之士,素知天命,定无二心。他肯说服征西将军将玉玺献归朝廷,定然是看出了大汉已然中兴,从此就是好日子了。

刘协历史上虽然当了很久傀儡,但这人智商和政治敏感度还是很不错的,别看他才十二岁,已经非常明辨是非了。

听了身边人都这么说,刘协微微有些讶异,但更多是觉得“大家都这么说,肯定有其道理。我已经兼听则明,都没听见有人说李素坏话,不可能是所有人全部串通”。

只能说,他再聪明,仅凭十二岁的年纪,也断然想不到是因为“宫中所有三年前就已经入宫的宦官,都是李素从袁术袁绍的屠刀下救出来的”这个理由,才导致宦官们众口一词美誉李素。

当初要不是李素在嘉德殿宫变时,临危果断请灵思皇后懿旨、对十常侍“只诛首恶、其余不问”,宫里的宦官早就被杀光了。

宦官也是知道感恩的,刘协自然听不到说李素的坏话了。

这一切,导致前天王允请求刘协同意下旨封刘备为汉中王时,刘协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同意了,并没有多折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切善报,都是厚积薄发、广结善缘的结果,一丝一缕攒起来的。

朝会的其他环节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也不需要刘协处理什么,只要偶尔对王允等人的集议表示准奏。很快,就到了献玺的环节。

一名常侍接过李素的请功奏表,先宣读了一遍,内容无非是刘备这三年来为朝廷建立的四桩大功。

最后,李素捧着传国玉玺,托在一个盘子里,上前交给符宝郎接玺:

“使中郎将、领蜀郡太守臣素,奉征西将军南郑侯领益州刺史刘备之令,谨呈传国玉玺归于朝廷。有此天佑,兆汉室虽经板荡,终得中兴。”

这一幕,不仅有长安朝廷的百官亲眼看见,还有四路外镇诸侯的使者参与了观礼——分别是徐州牧陶谦的使者王朗,和荆州牧刘表的使者伊籍;加上刚刚入朝的河南尹朱儁本人、幽州牧刘虞派来的别驾从事刘晔。

另外还有一些使者,不过都不配算是“诸侯”来使。比如有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兄弟二人,也是典型尊奉朝廷的,也派了人来。但张邈已经是曹操的属下了,只能算是半独立姿态。这样的地方太守使者还有好几个。

可惜二袁根本没派人来,公孙瓒则是因为隶属于刘虞,名义上没有独立的外交权,孙坚的情况也一样。而曹操派来的荀彧因为来早了,在李素抵达之前已经走了。所以二袁和曹操公孙阵营并没有人亲眼作证看到刘备交玺。

李素从来没想过在交付玉玺这个问题上做手脚,更不会考虑“打个时间差,拿到了封王的圣旨后却来不及交还玉玺”那种恶劣行径。因为封王本来仇恨值就太高了,不管怎么辞让总有人喷的,玉玺如果再没来得及交,别人就肯定会觉得你是在演王允。

而玉玺当着那么多诸侯使者的面实实在在交出去,至少能把将来敌对阵营喷刘备野心的仇恨值抵消掉九成以上——

你说刘备被封王是有野心?王允后来死了是刘备默许的做局?那他要真知道王允干不久、或者期待王允干不久,为什么还光明正大毫无保留当着天下诸侯的面真的把玉玺交出去了?那就说明刘备根本猜不到后来王允会完蛋嘛!

在刘协激动的眼神中,符宝郎接过玉玺,呈递到御案上让皇帝亲自查看。刘协身手摩挲感受了几下,当着所有朝臣和诸侯使者的面,亲口嘉许了刘备和李素。

“卿等立此殊勋,堪当重赏。司徒,宣读议定的封赏吧。”

刘协这时本来是应该假装问一问“司徒,可曾议定封赏?”然后等王允回答了之后,再由皇帝当众表示准奏。

但刘协稍微自作主张了一下,估计是想让其他诸侯更加尊敬朝廷、看到第一个给朝廷上供、而且是立大功,有多大的好处,皇帝会亲自提前过问封赏,而不是仅仅当橡皮图章。

王允很快拿出集议后通过的诏书,当众宣读起来:

“……征西将军南郑侯领益州刺史刘备,存亡京雒,明幽玉玺,内殄诸董,外荡蛮夷,有周公、朱虚之功……加封为汉中王,领益州牧。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苟利社稷、应假权宜,君其勿辞……”

“……使中郎将、郫亭侯、领蜀郡太守李素……改封右将军、郫乡侯,食邑三千户,加汉中王国相……”

“偏将军关羽……改封镇南将军、葭萌乡侯。”

“裨将军张飞……改封征虏将军、阆中乡侯。”

“长水校尉赵云……改封伏波将军、真定亭侯。”

后面还有一堆升级,主要是把刘备这些年来表的各郡太守、长史全部坐实追认。该有侯爵的酌情给侯爵,武官该给校尉的也都给了。

武官里面最赚的就算徐晃了,徐晃这几年其实没怎么打仗立大功,要不就是跟着关羽的时候稍微有点建树,但也没超过周泰、甘宁。但这一波因为他运气好在汉中,赶上了奇袭郿坞捡便宜的大功,结果靠着董旻、董璜两颗白给的人头,都封了个都亭侯。

典韦只是保镖,没有带兵指挥,但董旻是他亲自手刃的,他也捞了个关内侯。

李素听完之后,分门别类,对于自己和其他官员的封赏,不需要辞让的那种,他直接就表示了谢恩。

而对于封刘备为王的那部分诏命,他只能是先谢、但不能谢满,而是表示会尽快把诏命带到,然后复命。

这里面的话术就无须赘述了,反正就是不能失礼,也不能显得刘备狂妄到直接接受。要以近乎明示但又不是明示的姿态,让所有与会朝臣与诸侯使者都知道,刘备不会直接当汉中王。